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回复: 0

从京东入局香港保险,来看看内地和香港保险的差异

[复制链接]

845

主题

845

帖子

254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45
发表于 昨天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文1,031字,大约需要2.5分钟完成阅读)

今天有客户问我,是不是京东现在也在搞香港保险了?我不禁感叹如今信息传播速度的高效。

这件事并非传闻,的确属实。

2025年10月14日,京东通过旗下公司“Jingda HK Trading Co., Limited”获得了香港保险业监管局颁发的保险经纪牌照,可经营一般及长期保险业务,负责人为林志全,牌照有效期至2028年10月13日。



这并非第一家国内互联网巨头投身香港保险业务。早在2018年马云持股的云锋基金就通过其旗下的一家投资公司——云锋金融买下了万通保险,并于2019年把“美国万通”更名为“万通保险”,英文名为YF Life。



互联网巨头们的布局,不仅仅是他们对于集团资产结构多元化的尝试,也是其对自身集团在内地金融业务的延伸。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内地保险和香港的保险的差异有哪些?

首先,是法律基础与监管的不同。

香港保险适用英美法系,属于判例法法律体系,遵循《保险公司条例》,《香港保险业条例》,监管以原则导向为主,强调市场自由度,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要求较高(最低150%)。

内地保险适用大陆法系,属于成文法法律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监管严格且全面,注重稳定性和刚性兑付,设立保险保障基金为消费者兜底。

其次,投资范围与收益存在差异。

香港保险资产可进行全球配置,投资布局以债券为主导,注重稳定收益的同时,配置股票或股权等项目,以追求收益增长目标,目前,香港主流分红储蓄保险的预期长期收益可达6%-7%,但投资者需注意非保证分红受市场波动影响。

内地保险目前基于监管要求,对于投资币种,投资方向都有严格限制,大部分保险资金投资范围限于境内,以固收类资产为主,收益稳定但较低,长期复利一般不超过3%。

第三,在产品功能上也存在差异。

香港保险,以储蓄分红保险举例,目前主流产品均支持多币种保单、保单拆分、无限次变更投保人/被保人,具备类信托功能,解决了投资人跨境,跨币种投资及财富传承的需求。

内地保险当下功能相对传统,目前主流产品为人民币产品,侧重基础保障,部分产品支持养老社区、万能账户等,财富传承功能较弱。

最后,在投保与理赔上的差异。

香港保险必须由本人赴港签约,需办理香港银行卡缴费,需提醒投资人注意的是,部分健康险(包括重疾和医疗等)理赔流程相对复杂但效率较高,签约前需要与理财经理做好充分沟通。

内地保险可线上投保,人民币缴费,不涉及跨境理赔,流程相对简便。

最后需要提醒各位投资人,在投保以前,需要在充分了解产品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选择,必要时可咨询专业人士。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31 03:22 , Processed in 0.0395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