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回复: 0

买同款意外险,治疗花了1500,一个赔300,一个赔3000?盘点意外险理赔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223

主题

223

帖子

6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79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份,处理了两个客户的意外险理赔事项。两位客户治疗周期都是近2个月,花费大概都在1500元附近。但结果,一位客户只赔到了300块,另一位赔了3000多,相差10倍!!!同产品,同符合理赔条件的意外事故,但理赔金额相差甚远。
借此讲讲意外险理赔的注意事项。

原创第164篇客户A,6月初打羽毛球时不慎拉伤,前往医院做了磁共振,临床初步诊断是神经损伤,医生建议观察就行。没有报案,也没当回事。7月初,感觉依旧疼痛,再次前往检查。医生开了止痛药和跌打损伤药膏。7月中旬,疼痛感并未消失,尝试中医和理疗。7月24日,想到自己曾经买了意外险联系我。

紧急协助客户报案,整理材料时发现,客户首诊病历主诉并未写明“打羽毛球时拉伤”。

首次门诊病历描述同时,保险要求是48小时内报案。
无疑这将是一次比较困难的理赔。

微信同客户反馈理赔预期这里科普下:非职业运动员比赛,导致的运动拉伤,属于意外事故,意外险是能赔付的。最终的理赔结果,经过反复拉锯,在8月20号搞定赔付。去掉特需门诊、康复相关的费用后,符合保险责任的费用大概500元左右。最后,因为原因无法证明,协议赔付300元。

保险公司出具的理赔协议


客户B,7月末不慎滑倒。摔倒紧急处理后,马上联系我,我协助客户完成报案。

客户微信告知我出险并告知就诊须知,需要前往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需要向医生讲明事故原因,并打印相关材料。

首诊的门诊病历(截取)初次检查后,确诊“尾椎骨骨折”,开了药,卧床静养,定期随访。8月29日,复查基本没问题,医生又开了点药,并嘱咐后续无症状可以不用来了。至此,收集完客户的理赔材料。发现小程序无法上传,最后一通电话协助客户完成了理赔。

过程协助虽然过程耽搁了一点时间,好在结果最后还是满意的。

理赔结案
从两个同产品,同费用,不同赔付的案例里,总结下意外险理赔的要点。排在第一位的是——及时报案!
黄金时间: 发生意外后,应尽快(通常要求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可以通过客服电话、官方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

报案目的: 让保险公司第一时间知情并备案,他们会告诉你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以及后续流程,避免因延迟报案导致责任认定困难。

第二,就诊医院和治疗方式的选择
医院限制: 通常要求是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去私立医院或不符合等级的医院可能无法理赔。

另外,大部分的产品,护具、理疗、中医治疗也无法理赔。

报销范围和比例: 意外医疗险要看是否限制社保用药范围。如果“不限社保”,则自费药、进口药也能报,更好。了解免赔额(例如100元免赔)和报销比例(例如100%报销)。
如果在意是否理赔,需要关注保障赔付范围。大部分的产品,护具、理疗、中医治疗也无法理赔。

第三,医院病历需要自证意外就医时,一定要向医生清楚说明受伤的原因是“意外”,让医生在病历上准确记载。例如:“楼梯摔倒”、“车祸撞伤”、“被重物砸伤”等。避免使用“旧伤复发”、“多年腰痛”等可能引发争议的描述。

第四,按照理赔要求提交资料
门(急)诊病历、检查报告(DR、CT)、住院病案、诊断证明、费用清单和发票都要妥善。

此外,通用的材料包括理赔申请书(大部分为电子版,填完自动生成)、投被保险人身份证明(身份证、户口本)、关系证明(户口本、出生证明)、银行卡(用于接收赔款)。

一些大额或交通事故,还需要提供意外事故证明。

如交通事故需提供交警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工伤事故需单位出具证明;被打伤需提供派出所的证明等。这是证明“意外”性质的关键文件。

如果是意外伤残:还需要提供保险公司认可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伤残鉴定报告》。

意外身故, 需要提供死亡证明、户籍注销证明,以及受益人关系证明和身份证明。

对于金额较大或有疑点的案件,保险公司会进行调查,如实配合即可。提供必要信息。


意外险不同于一般产品,首先要自证意外。哪些情况属于意外,哪些情况不属于意外?需要如何证明是意外,这些都很重要。理赔上需要关注细节,需要材料充分,需要有理有据。最后,作为客户和保险公司之间沟通的桥梁也很重要。遇到需要商量的,也考验服务人员对条款的把握,对赔付规则的经验。保险的应赔尽赔,往往都在细节里。

关于我:
10年保险从业,5年内勤+5年保险经纪人

金融数学专业+RFP财务规划师+国际品质奖IQA

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稳如老汪

做保险顾问的5年
汪鹏飞,公众号:稳如老汪做保险顾问的1714天,重新认识下吧!

每天分享,保险干货、所见所闻、育儿心得以及平凡日子。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不妨点个关注,感谢!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1-4 22:00 , Processed in 0.0374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