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回复: 0

重疾险从入门到精通

[复制链接]

194

主题

194

帖子

5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2
发表于 2025-10-27 18: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为您精心准备的一份重疾险购买指南。本指南采用循序渐进的逻辑,从最基础的概念到高级的选购技巧,一一为您列明,祝您从“小白”成长为精明理性的投保人。


入门篇:对重疾险建立正确的认知为什么要首先强调这一点,因为在与大多数客户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大家对重疾险的核心作用其实是不清晰的。人们普遍的认知是“重疾险是报销医疗费用的”。但正确的答案是“重疾险是收入损失补偿费”,它是一次性给付一笔钱(比如100万),这笔钱主要用于:
  · 治疗费用: 弥补社保和商业医疗险不覆盖的部分(比如一些特殊疗法、药品费用等)

  · 康复护理费: 长期的营养费、护理费、康复治疗费。

  · 收入中断损失: 患病期间无法工作,用以支付家庭日常生活开支、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等。

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让你生病后,能安心治疗休养,不必为钱发愁。



重疾险的关键构成要素:

· 保额: 出险时保险公司直接赔给你的钱。这是重疾险的灵魂,优先于一切!

· 保费: 你每年需要交给保险公司的钱。

· 保障期限: 是保一段时间(如到70岁/80岁)还是保终身?

· 缴费期: 分20年、30年等缴清保费。通常期限越长,年缴压力越小,且杠杆效应越高。

进阶篇 :看懂保险核心要素

这是判断一款产品好坏的“试金石”~

1. 保障责任:哪些是“必选项”,哪些是“加分项”

必选项——重大疾病

银保监会统一定义的28种重疾(占所有重疾理赔的95%以上)是所有产品都必须包含的,所以不用太纠结重疾数量是100种还是110种。

选择“多次赔付”(很重要):得了一次重疾后,保障继续有效,未开再得其它重疾还能再配。因为得过一次重疾后,身体状况变差,更需要保障。

关键项——中症和轻症

重要性:比重疾更高发、更容易达到理赔条件。比如轻度恶性肿瘤、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等。

    · 看什么:

    1. 是否涵盖高发轻/中症: 特别是和28种重疾对应的早期状态。比如: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原位癌);轻度脑中风后遗症;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心脏支架);较小面积Ⅲ度烧伤等。

   2. 赔付比例: 轻症赔付比例通常在20%-30%保额;中症在50%-60%保额,优秀的产品会将部分高发轻症升级为重症,从而提高赔付比例。比例越高越好。

    3. 赔付次数: 轻/中症多次赔付是标配。

加分项1——恶性肿瘤多次赔付

  · 为什么重要? 癌症是最高发的重疾,占理赔案件的60%-80%。同时,癌症具有易复发、转移、新发、持续的特点。如果有这个条款就可以针对癌症进行二次甚至三次的赔付。最好的条件是“新发、复发、持续、转移”四种状态均涵盖。

  · 怎么选? 关注“间隔期”。比如首次重疾是癌症,间隔3年后,癌症新发、复发、转移、持续,可以再次赔付。间隔期越短越好(3年优于5年)。

加分项2——心脑血管疾病多次赔付

  · 为什么重要? 心脑血管疾病是第二高发的重疾。

  · 怎么选? 同样关注“间隔期”,以及是否包含高发疾病,如较重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脑中风后遗症等。

加分项3——特定疾病额外赔付

  · 针对特定年龄(如少儿、青年)或特定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病)提供额外赔付,比如额外赔付50%或100%保额。属于“锦上添花”的责任。

2. 豁免责任:保险的“保险”

· 被保人豁免: 当被保人发生轻症、中症或重疾后,剩余的保费不用再交,但保障继续有效。这几乎是现在产品的标配,一定要有。

· 投保人豁免: 通常适用于父母为孩子投保,或夫妻互保。如果投保人发生约定风险(如身故、全残、重疾),孩子的保单后续保费也不用再交,保障继续。这是非常有温度的责任。



精通篇:制定你的投保策略

将知识与自身情况结合,做出最优决策!

1. 保额是核心!保额是核心!保额是核心!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买重疾险就是买保额。保额不足,根本无法起到转移风险的作用。



  如何确定保额?

  · 计算公式参考:重疾保额 ≈ 3-5年的年收入 + 康复护理费用(约10-20万)

我一般建议重疾险最低也要30万起步,理想的状态是50万及以上。假如年收入20万,那么60—100万的保障额度是较为合理的。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宁可缩短保障期限(比如选保至70岁),也要优先做高保额。

2. 确定家庭各成员的配置策略

    成年人(家庭经济支柱)

  · 策略:保额优先,保障全面。

  · 建议:保额50万起。选择终身多次赔付重疾险,并附加癌症多次赔付。如果预算充足,再加上心脑血管多次赔付。你是家庭的顶梁柱,保障必须做足。

    孩子

  · 策略:关注少儿特疾,保障期限灵活。

  · 建议:保额至少50万(孩子保费低,容易做高)。选择包含“少儿特定疾病额外赔付”(如白血病、重症手足口病等能双倍或三倍赔付)的产品。保障期限可选保30年,或直接保终身,视预算而定。

  老年人(如父母)

  · 难点:重疾险难配置,年龄大、保费极高、健康告知难通过。

  · 策略:可以关注防癌险,解决核心风险

  · 建议:如果买不了重疾险,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防癌险,专门保障癌症。或者配置高额的医疗险+意外险。

3. 权衡预算与保障期限

预算充足: 终身型重疾险 + 高保额 是首选,覆盖整个人生风险周期。

预算有限(大多数人的情况): 遵循 “保额优先” 原则。

  · 方案A(性价比最高): 保终身,做高基础保额。在核心保障上不留短板。

  · 方案B(过渡方案): 消费型重疾险(不含身故责任)保终身,用更少的钱锁定终身保障。

  · 方案C(极致性价比): 定期重疾险(如保至70岁/80岁),用最低的保费在家庭责任最重的阶段获得高额保障。未来收入增加再补充终身保障。

4. 不可逾越的红线:如实告知

· 原则: 有问必答,不问不答

在投保时,对于健康问卷中问到的一切身体状况(如结节、息肉、高血压、住院史等),必须如实告知,切勿心存侥幸。这是未来能否顺利理赔的关键。如有异常,可通过“智能核保”或“人工核保”尝试投保。

5. 公司品牌与服务的考量

· 大公司: 品牌知名度高,线下服务网点多,但产品价格可能偏高。

· 中小公司/互联网公司: 产品性价比高,责任创新,但可能主要依赖线上或电话服务。

· 核心认知: 在中国银保监会的严格监管下,所有保险公司的安全性都极高。理赔只与合同条款和健康告知有关,与公司大小无关。 条款写了的,小公司也必须赔;条款没写的,大公司也不会赔。我买了保险,万一保险公司倒闭了,该怎么办?

常见误区避坑

· 误区一:担心重疾险买了用不上,盲目选择返还型重疾险

有些产品约定到某个年龄会返还所交保费,所谓“有病保病,没病返钱”。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返还型的重疾险费用很贵,同样的保费,保额会比常规的重疾险少很多。但是购买重疾险一定首先关注的是保额,保障归保障,存钱归存钱,既要又要往往最终哪头都顾不上。

· 误区二:我们公司产品啥都保,从头保到脚

看似大而全的“全家桶”产品,往往主险性价比低,附加险价格虚高。建议分开购买,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寿险各司其职,组合效果更佳。

· 误区三:重疾险只要确诊了就能陪

不是所有的重大疾病都是确诊即赔,有一些疾病(如癌症、严重三度烧伤等)是确诊即赔。有些疾病是需要实施了约定手术(如冠状动脉搭桥术)或达到特定状态(如脑中风后遗症)才能赔。所以理赔时还是要以条款为准。

· 误区四:我过往买的保险没有现在产品保的好保的全,保额也不高,想退保重新购买

重疾险是一个动态配置的过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首先,保额的设定与收入相关,而我们的收入又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的过程,年收入10万与年收入20万配置的保额一定不一样,所以重疾险不存在一次买够的情况。在收入上涨与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要不断提升重疾险保额的配置。

而对于产品的更新迭代也要理性的去看待,现在的产品一定比几年前和十几年前的产品更好,但买了之前的产品也并不意味着要去退保,只要发生风险它能够给我正常理赔那么投保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之前的产品不如现在的产品好,我建议在经济和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是给自己加保就好。重疾险是叠加理赔的,不管了买了多少保额买了多少家的产品,只要达到标准就会同时赔付。退保意味着损失,而退保之后如果身体条件不允许再买新产品就会得不偿失,所以对于退保这件事一定要慎重去做!

总结:选购重疾险是一个科学决策的过程。记住核心公式:充足保额是基础,优秀条款是核心,合理预算是约束。不要追求一款“完美”的产品,而要找到一款在当前阶段最适合你、能解决你核心担忧的产品。

希望这份指南能帮助您拨开迷雾,做出明智的选择!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1-4 21:43 , Processed in 0.0377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