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回复: 0

第一批跟风买6.5%香港保险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复制链接]

785

主题

785

帖子

236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65
发表于 前天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这里是帮大家打破信息差的小好。

2025年上半年,香港保险市场可谓“火出了新高度”!



仅第一季度,新单保费就冲上934亿港元,同比增长43.4%,不仅创下自2001年香港保监局有记录以来的单季最高,规模甚至接近2024年全年(2198亿港元)的一半!

这一波热潮背后,一个明显的趋势是:

越来越多内地投资者将目光转向香港储蓄型保险。

究其原因,是近年来内地储蓄险的预定利率持续走低,吸引力逐渐减弱。

而香港的分红险,凭借其长期可达6.5%以上的预期收益率,成为很多人资产配置的新选择。

但在这股“港险热”中,有多少人是真正了解产品、理性决策?

又有多少只是盲目跟风,签完单才发现问题?

尤其对于内地客户而言,购买港险需亲自赴港开户、投保,过程并不轻松。

如果费尽周折最终却选错产品,甚至因误解条款而退保,不仅赔上时间金钱,更会心力交瘁。

今天,小好就来和大家讨论一下如何才能挑选适合自己的香港保险。

感兴趣的朋友继续一起看下去吧,本篇建议收藏哦~



传说中的6.5%,真的可信吗?

要挑选香港保险,我们要先理解港险收益的构成:

保证收益 + 非保证收益(分红)

而“非保证部分”根据产品类型(英式/美式分红)又有不同:

英式分红非保证收益 = 复归红利 + 终期红利



美式分红非保证收益 = 周年红利 + 终期红利



英式分红派发的是保额面值,美式分红则是现金。



复归红利是在每一个保单周年日派发,派发后面值即为保证,可以累计在保单中不断复利增值。因此英式分红会有更高的收益。

周年红利也是在每一个保单周年日派发的,派发后即可保证,可以直接取出,因此美式分红更为灵活。

而终期红利部分,会在合同终结时派发,取决于保司的资管水平及分红实现率,这一部分可升可跌——这一点在产品册中其实都有说明,只是很多人没细看。



有个很著名的例子,那就是保诚回撤红利事件,就是因为终期红利缩水导致的。

2023年3月,一位投保了保诚「隽升」的客户在APP上查询保单情况:

2017年投保32万美元,当时的“特别红利”显示为5.4万美元。
然而9个月后他再次查看,“终期红利”竟缩水至3.8万美元——无声无息,少了1.6万美元。

此事一经曝光,很多人指责保诚“偷偷回撤红利”。

但这真的是保险公司“不诚信”吗?

其实,保诚也不过是根据保司当年的运营情况进行分红罢了。

这例子其实并不少见,也暴露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不少朋友一听到“6.5%预期收益率”就心动不已,却忽略了“非保证”的真正含义,什么分红实现率、回本周期、投资组合等关键信息,都不了解清楚就匆匆下手。

结果就是,

市场稍一波动,分红不如预期,心态直接崩了。

原本图省心的储蓄工具,反而成了焦虑来源,甚至有人宁可亏钱也要退保。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

1、顾问未充分告知产品细节,客户没搞清“保证 vs 非保证”“回本时间”“分红波动性”等关键概念;

2、客户自身没明确储蓄目标,盲目追求高收益,却选错了产品类型。

事实上,像这类“多元货币储蓄计划”的特点就是:

低保证、高预期回报,后期增值强劲,但前期回本较慢。

从预期回报来看,持有20年以上,单利甚至可达10%–25%,堪称低风险理财中的“收益天花板”。



但如果你这笔资金5年内就要用,它就不是首选了。

现在市面上也有高保证、短周期的储蓄产品,比如某些产品投保次年即回本,锁定4%+的保证收益,适合短期持有、稳健落袋。

你要什么,就选什么类型的产品,别啥都没了解透就扎进去,吃亏的永远是自己。



如何挑选保险公司?

既然非保证收益高度依赖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履约意愿,那么选对保险公司,就是吃透“港险红利”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衡量:
一、公司股东背景——稳定性是关键

香港保险公司主要分三类:

跨国保险集团:如友邦、安盛、保诚、宏利、永明等,历史悠久、外资支持、全球资管经验丰富;

中资保险公司:如中国人寿、中银人寿、太寿、太平等,国有背景强,“信任感”天然较高;

本土保险公司:如万通、富卫、立桥等,更熟悉本地市场,产品灵活创新,“内卷”带来更好收益和体验。

不论哪一类,股权结构和经营稳定性都是根本。
二、偿付能力 + 信贷评级 ——硬指标看清楚

偿付能力充足率:香港保监局要求>150%,越高越安全;



信贷评级:标准普尔、穆迪、惠誉等机构的评级越高,代表财务实力越强、违约风险越低。

小好给大家整理了三大评级机构的标准对照表,大家可以参考来选择~



简单来说,评级越高,意味着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就越稳健,履行承诺的能力就越强。

这些评级大约每半年到两年会更新一次,大家可以直接登录保险公司官网,查看最新的评级信息。
三、资产规模 + 投资策略——“稳”很重要

大规模资管公司通常拥有更成熟的风控体系和更稳健的投资策略。

比如安盛、保诚、宏利等百年品牌,经历过战争与危机依旧屹立不倒,更能带来安全感。

如此大额的资产,离不开保司精细的投资策略。

投什么资产,稳不稳定、安不安全、收益高不高?这些都是保司的资管团队需要深思熟虑的。



一般情况下,建议尽量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

全球化配置:有利于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固收类资产占比高(如债券、存款):波动小、分红更稳定;

权益类比例适中:在稳健基础上争取更高收益。

当然,如果你追求激进的产品,也不是不可以啊,只要符合你的财务规则和需求就行了,毕竟没有最好的策略,只有最适合的。



如何挑选一份适合自己的香港保险?

选对公司只成功了一半,产品本身是否匹配需求才是核心。

建议重点看三个方面:
一、产品收益结构:搞清楚“保证 vs 非保证”

这一点咱前面也说过了,收益分为保证部分+非保证部分,以及英式分红与美式分红是不同。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保单常见的收益结构:

保证部分:写进合同,必须兑现;

归原红利/周年红利:每年公布,一旦宣布即保证;

终期红利:退保或理赔时才确定,可能波动甚至回撤。



一般来说,保证部分占比越高,确定性越强,但预期收益空间也越小;

终期红利占比高,则预期收益更高,但也需承受相应波动。
二、分红实现率:看历史,推未来

分红实现率是检验保险公司是否“说到做到”的关键指标。

公式为:



大多数保险公司官网都会公开历史分红实现率,建议选择长期稳定90%~100%以上的产品。

举个例子:

如果想查询友邦旗下的产品,可以点击:

https://www.aia.com.hk/zh-hk/products/further-product-information/participating-products/fulfillment-ratio

选择对应产品进行查询↓,就可以了解产品对应的十年的分红实现率啦!





还对什么保司感兴趣?可以私信小好获取对应官网链接!

当然,一个个查很麻烦,所以小好也给大家整理好了热门保司的分红实现率,包括友邦、周大福、宏利等保司,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此处查看
三、产品功能:不只是收益,还有灵活性

香港保险的一大亮点,是附加功能强大,比如多元货币转换、保费假期(暂时停缴)、受保人更换、保单分拆、红利锁定等等…

这些功能如今很多产品都已具备,有些甚至媲美家族信托,但门槛低得多,中产也适合。



不同产品,保单功能也不一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适合的即可。

比如:

永明「万年青·星河尊享II」:归原红利一经派发即保证,“双保证”机制独树一帜;

保诚「信守明天」:允许客户将最多75%的终期红利锁定,转为保证收益,锁定比例市场最高。



写在最后

香港保险本身是一个很好的中长期理财工具,涵盖多元资产配置、稳健收益、遗产规划、海外留学置业等多种用途。

但“高收益”往往伴随“低保证”、可能波动、“长周期”的要求。

如果你一味追求数字上的“6.5%”,却没搞清楚产品属性、没选对保险公司、甚至没规划好资金使用时间,那么港险反而可能成为你的“负担”。

因此,建议大家保持理性,看清条款,匹配需求,择优选司。

如果想了解更多港险产品,扫描文末二维码,可以免费领取《香港储蓄险对比》一整套+1v1资深精算师财富规划咨询!

如果你也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辛苦动动你的小手指,帮小好点个爱心吧!

关注小好,持续获取保险相关产品推荐及科普哦~

任何问题,欢迎扫码咨询:



市场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往期推荐:

>>为什么这么多人在用香港年金险养老,安达/太平/万通/太平洋4家产品谁更好?

>>9月香港保险产品榜单推荐!友邦、周大福、宏利等谁更值得买?

>>配置美元资产选什么?美元定存/美元基金/香港储蓄险超全分析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9-13 07:11 , Processed in 0.0368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