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回复: 0

86年,39岁,香港保险避坑指南——缴费期

[复制链接]

797

主题

797

帖子

240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01
发表于 2025-9-11 01: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死磕港险数据和条款的多元君,从业6年,累计帮1000+家庭规划过跨境资产配置。

上周帮一位客户梳理了缴费期选择的问题,她纠结的点比较典型,今天多元君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39岁周女士想在年底前,配置一份香港储蓄险,作为未来的养老金补充。

两次方案讲解后,周女士很快锁定了适配的产品,但最后在缴费期选择上有点纠结。

她问了两个问题,也是平时咨询中大家问得比较多的:

    趸缴(一次性交清)和五年期缴,收益差距大不大?


    为什么不管是保险公司,还是业务员,都在主推五年期缴?

今天我们把数据拉出来详细聊聊,捋清楚这两个问题,相信大家在缴费方式选择上,都会有比较明确的方向了。
PART 01趸交&五年期交收益对比

我们用两款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来做演示:

不提领静态收益领先的友邦环Y盈活,以及提领后动态收益领先的永明万N青尊享2。

先看看不做提领的友邦,39岁女性,总预算15万美元,选择1/5年交,保单演示利益表现如下:

[img=558,auto]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9sTL8p3ZEpGWtpQiaiakoqXXYwmLUlvhrZT9WicC4icviaoT6uG6xglzfFg3OGX4u3ZEvl5xk18rU1OXAmf2qaSojA/640?wx_fmt=png&from=appmsg[/img]

这款产品五年期缴有11%的保费回赠,第二年返回账户,所以实际投入成本是比趸交少3300美元。

我们按实际投入金额来算出收益率,趸交在前20年领先,20年后5年交的领先。

从实际金额来看,则都是趸交的高,这也很好理解:

比如第30年,5年交的6.58%高于趸交的6.50%,但趸交的是总保费享受了30年的6.50%;

而5年交的只有首笔保费享受了30年的6.58%,第5笔保费只享受到了26年的6.58%。

所以最终实际保单利益,趸交的为99.2万美元,5年交的为87.8万美元。

反过来,趸交资金被锁定的时间更长,机会成本更高;

所以,在最终增值金额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期交的资金使用效率更高,所以回报率更高。

再来看一下另一组提领后的数据,同样39岁女性,总预算15万美元,选择2/5年交(永明这款产品没有趸交选项)。

第16年也就是55岁开始,每年提领总保费10%,也就是1.5万美元,提领后的账户余额和预期回报率表现如下:



永明这款产品同样是五年期缴有更高的保费优惠,5年交是18%的保费回赠,少交5400美元;

2年交是2%的保费回赠,少交1500美元。

同样按实际投入金额来算出收益率,2年交在前20年领先,20年后5年交的领先。

5年交在第25年回报率就突破了6.5%,最高到6.78%。

总结一下,短缴费期,如趸交/两年交,更快回本,实际演示保单利益更高,而长缴费期则是回报率会更高。

那么,如果希望让资金更早进入池子进入复利增值,最终拿到的钱更多,是不是直接选短缴费期就好了呢?

事实上,一般只有一种情况建议选短缴,那就是手里闲钱较充裕,且是做25年以内中短期配置的。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五年期缴是更合适的选项,是保司和投保人双赢的选择。

保险公司的优惠往往都是向5年期倾斜,以此鼓励客户选长缴费,这里面涉及到险企“现金流管理”的门道。

而对于客户而言,稍微拉长缴费期,是基于“定投”的逻辑,下面我们分别展开来看看。
PART 02保司视角:现金流艺术

储蓄险的保费规模庞大,众多长缴费期的保单,对于保司来说,就是一条长期、稳定、可预测的现金流河流。

打造起这条河流的好处有很多:

① 平滑投资成本

如果所有客户都选择趸交,保险公司会在短时间内收到海量资金。

则他们需要在当前的市场点位下进行大规模投资,风险较为集中。

而稳定持续的投入,则会让保费在不同周期、不同市场估值下持续流入;

起到平滑公司整体投资成本,避免大规模在市场顶部建仓的风险。

② 匹配资产与负债

这是保险公司资金管理的关键部分。

保司的负债,也就是未来需要支付给客户的理赔金、满期金、红利等,往往是长期甚至超长期的。

如果一次性收取保费,为了匹配长期负债,保险公司被迫去购买久期很长的资产(如30年期国债)。

但这类资产不仅稀缺,而且在利率下行时价格昂贵(收益率低)。

这类产品采用长缴费期后,保险公司负债的现金流入也变成了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这意味着,它不需要用一笔“今天”的资产去匹配“30年后”的负债。

它可以用“第5年收到的保费”去投资,匹配“第25年的负债”;

用“第10年收到的保费”去匹配“第30年的负债”;资产和负债的现金流在时间上变得更加匹配。



由此,池子资金也可以放心地去投资那些期限长、收益更高但流动性稍差的资产;

如基础设施、私募股权、长期债券、商业地产等,而不用担心保单需要兑付时资金不足。

③ 降低再投资风险

一次性收到巨额保费的保险公司,他不仅要布局“现在投什么”;

其实还要考虑“未来这些投资到期收回本息后,重新再投资时市场环境如何”。

通过将保费流入的时间拉长,使投资行为得以在不同的利率周期中进行;

不仅有更平均的投资回报率,更好地实现资产与负债的匹配,还降低了整个投资组合的再投资风险。
PART 03客户视角:定投逻辑

分红险面前,保司和客户是利益共同体。

保司的“现金流管理”艺术,间接也是提升了我们手里保单的收益稳定性。

只有投资风险更可控,财务状况更稳健,保司兑现长期承诺(非保证红利)的能力才会更强。

就香港储蓄险来说,我们选择期缴没必要拉长到10年,15年,会很大程度降低长期复利效益。

5年就是最合适的,一方面保单利益不比趸交落下太多,回报率也能保持高位。

另一方面,5年期缴,可以实现“定投”的效果。

首先是平滑汇率波动。

港险大部分以美元保单的演示回报最优,且美元资产,是目前对冲单一市场风险的最优选。

投保美元保单需要换汇,汇率波动难以预测,最好的办法就是拉长期限摊薄成本。

其次就是和保司目标一致的,避免个人资产集中点位入市,平滑风险。

而且五年期缴,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实操上也是最方便的,毕竟每人每年只有五万美金外汇额度。

另外,对于部分流动资金不足的朋友来说,可以用更少的年度预算,提前启动一个更高额度的储蓄计划。

最后总结一下:

趸交/2年期交优势:

回本快;保单利益增值快;账户演示价值高。

5年期交优势:

回报率高;平滑汇率;平滑投资周期;实操方便;优惠多。

回到开头周女士的案例,她最终选择了五年期缴,除了前面说的优势,核心在于两点:

她做的是终身现金流规划,不是中短期需要退保的资金,有足够长的周期来提升整体回报率;

另外,虽然总保费在她的可调度流动资金额度范围内,但家庭备用金不足,短期大额锁定存在一定风险。

所以,对于周女士来说,五年期缴是更合适的。

而趸缴的适配人群,就是前面提到的,闲钱较充裕,且是以中短期理财增值为配置目的的朋友。

所以,需要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现金流规划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利益最大化的缴费方式。
如果你正在了解港险,有拿不准的可以随时找我,详细解读产品收益、红利特点、功能,保司实现率及财报等等。需要梳理家庭资产配置,挑选合适的产品,做针对性咨询的,也可以加我:tyy169108。

推荐阅读:不清楚复利6%-7%的收益来源,我劝你别买香港保险!港险“566”“567”提领密码,为什么香港本地人从来不用?

吐血整理!10家港险保司分红实现率汇总

友邦新品“环宇”,不是6.5%时代的好兆头!

从股东背景,透视香港11大保险公司(下)

9月最新!香港保险5年期缴费PK:10大保司王牌产品深度剖析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9-20 00:44 , Processed in 0.0368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