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5|回复: 0

“重疾险”全面涨价了!该如何选择?

[复制链接]

213

主题

213

帖子

6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9
发表于 2025-9-10 17: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2025年9月1日起,国内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全面下调。普通型产品从2.5%降至2.0%,分红型从2.0%降至1.75%,万能型最低保证利率从1.5%降至1.0%。很多人在8月底抢搭末班车,购买了2.5%利率的产品。

01 为什么预定利率下调,保险反而涨价?

预定利率可以理解为保险公司对长期投资收益的预期。近年来,市场利率一直呈下行趋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低到1.7%附近。

由于保险资金近80%会配置在债券、存款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上,市场利率下滑,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也随之下降。为了避免保险公司出现亏损,预定利率也需要相应下调。

预定利率与保费呈反向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定利率下调会导致保费上升。因为利率下滑,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下滑,需要更多的本金来覆盖未来的支出。

02 重疾险涨价了多少?
重疾险作为基础保障的刚需险种,其价格受到预定利率调整的显著影响:
成年人重疾险:价格上涨约10%-30%。
少儿重疾险:由于保障期限更长,涨幅可能更大,部分产品可能达到40%。
举个例子:30岁男性投保50万保额的终身重疾险,30年期缴。预定利率2.5%时年交保费约3591元;预定利率降至2.0%后,年交保费可能增至3796元。

03 除了涨价,重疾险还会有这些变化
除了价格调整,重疾险产品本身也可能发生一系列变化:
1. 责任减少,多次赔付变单次
未来重疾险可能会回归核心保障功能,将许多附加责任如轻症、中症赔付等从基础责任中剥离,变为可选责任。多次赔付可能变为单次赔付,因为“多次赔付实在赔不起了”。
2. 责任可选,自由搭配
很多互联网产品已经开始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缴费能力和需求自由选择保障责任。例如可选保至70岁或终身、可选是否包含身故责任等。
3. 分红型重疾险可能出现
与储蓄型保险类似,重疾险也可能分为传统型和分红型。分红型重疾险在香港已经存在多年,内地一些有分红实力的保险公司也开始推出这类相关产品。
4. 缴费年限拉长
拉长缴费年限虽然总保费可能增多,但结合重疾险的保费豁免功能(确诊后后续保费免交),实际上提高了保障杠杆率。

04 我们该如何选择?
1. 明确自身需求
配置重疾险的核心是转移“重大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考虑是否配置或调整保障,先想清楚自己的家庭责任、收入水平、健康状况等。
2. 看懂条款比纠结价格更重要
重疾险的保障范围、赔付条件、豁免责任等条款细节,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实用性。与其单纯纠结价格,不如花时间了解产品是否真正匹配自己的需求。
3. 不必盲目跟风,但规划宜早不宜迟
保险的价格与年龄、健康状况直接相关。目前有配置重疾险的需求,且健康状况符合投保条件,不妨结合自身情况尽早规划。

虽然大多数产品价格上调,但市场上仍有一些产品保持了相对克制的涨幅。例如昆仑健康保青春多倍版重大疾病险,成年人购买涨幅仅5.7%,且保障责任没有减少。

这款产品还有一些亮点:支持隔代投保(满8周岁后),有助于资产隔离;身故受益人可以选择特殊受益人,不限于父母、配偶和子女。



重疾险的本质,是“健康状况的定价”。越年轻、越健康,保费就越便宜。

但很多人等到35岁、45岁,甚至50岁才反应过来,那时可投保额度早已出现“天花板”,身体各类状况频出。50岁,可能最多只能买20万保额;55岁,也许只剩10万;等到60岁后,重疾险的意义其实已经不大。

所以说,买重疾险真的不用等,更不用盯着利率变化做决定。只要你意识到它重要,最好的行动时间就是:现在

想要了解更适合自己产品方案,欢迎留言讨论。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9-19 23:10 , Processed in 0.0375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