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回复: 0

为什么选择香港重疾险

[复制链接]

191

主题

191

帖子

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3
发表于 2025-9-10 15: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客户王总决定在香港为家庭配置重疾险,很多人问他为什么选择香港重疾险?是内地的产品不够好吗? 其实并不是,内地重疾险发展很快,也很规范,而且人在内地,理赔起来相对方便。但王总作为企业家,习惯于站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如果站在未来二三十年的周期去思考“保障”这件事时,香港重疾险的一些独特优势,精准地击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需求。
今天,就来剖析一下王总的不同维度考量:

01 | 担心“保额缩水”

这是王总选择香港重疾险的最核心原因。内地的重疾险,保额是固定的。你今天买100万保额,30年后理赔,拿到手的还是100万。但大家都知道,30年后的100万,考虑通胀和医疗成本增长,还能值多少?
而香港重疾险的保额是“会增长的”,通常带有分红功能,保额会随着时间复利递增。
以下是零岁男童,10万美金保额,每年保费1182美金,交20年的分红演示(基于历史数据的演示,非保证):



可以看到,第一年交1182,就有了10万+6万额外保障,6万额外保障持续到第10个保单周年日。
孩子65岁,处于疾病高发期,保障已经累积到65万美金。75岁时,已达百万美金,近一千万人民币。完美抵御通胀与医疗费用增长。
另外,该产品还可以从孩子未出生前,22周时就开始投保,这是目前内地重疾没有的。
这款产品能提供无限次理赔,这目前在香港市场也是独有的。

02 |  我担心“理赔不了”

买保险最怕的就是到时候“赔不了”,虽然有规划师的建议,王总也花时间研究了一下条款,发现在一些关键疾病上,香港产品的定义往往更宽松、更人性化。
也有人跟王总说香港保险理赔复杂,理赔慢,王总亲自查了相关数据,发现无论是重疾、医疗还是人寿,香港保险理赔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03 | 担心“保费打水漂”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心思,就是花了那么多钱买保险,如果一直没生病理赔,那交的保费岂不是浪费了?
其实,我们买的不是未来的得病和理赔,而是当下的安心。就如同汽车的安全带和摩托车的头盔一样,配置它们不是为了一定会出事,而是当下的安心驾驶,反过来还能减少事故。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重疾险有保值增值功能。而且香港重疾险保单的现金价值会随分红快速增长,如果一直健康,到老年时,可以取出一笔相当可观的现金。
简单说就是,有病赔钱,无病理财,身故照样赔,完美实现了“保障”和“储蓄”的融合。

04 | 担心“资产风险”
王总一些金融圈的朋友,常把“资产配置、分散风险”挂在嘴边。把全部资产押注在单一货币上,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香港重疾险恰好提供了一个普通人也能轻松触达的美元资产配置入口。保单以美元计价,未来赔付的也是美元。
对王总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保险,更是一笔未来可以全球通用的“医疗基金” 。

05| 担心“外汇管制”

一旦在国内需要看病,香港的钱转不进来怎么办?这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其实五万美元的外汇管制,是无理由转账的额度,如果是理赔款,而且有相关证据提交,还是可以一笔转入的。
另外,重疾险搭配一份香港医疗险,就完全可以把香港作为治疗疾病的一个选项。这样就不用考虑理赔款转入内地的事情。
香港的药品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原研药,另外医疗水平也处于世界一流。香港与内地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目前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如有必要,签证需要提前延期,有些医院也会配合。

当然,虽然王总选择了香港重疾险,但是不代表适合所有人。赴港投保并非没有门槛,它需要一定的保费预算,也需要本人亲自赴港签单。如果您觉得王总的思考维度值得借鉴,不妨把配置一份香港重疾险放进自己的计划清单。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9-19 23:07 , Processed in 0.0370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