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6|回复: 0

香港保险vs内地保险:优劣势大起底,看完秒懂怎么选?

[复制链接]

813

主题

813

帖子

24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49
发表于 2025-9-8 17: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有个客户跟探长说:她老公觉得香港保险好,可她更倾向于内地保险,问我该咋选?

其实这个问题探长之前也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内地保险VS香港保险:看完这篇终于知道该怎么选了!》

不过这段时间,我翻了上百份保单、又研究了很多案例,总结出了一些新东西,来给你们分享一下。

香港和内地,其实没有绝对优劣,重点看需求匹配;它俩不是“非黑即白”,而是“量体裁衣”。

接下来,咱们分三大类保险(重疾险、医疗险、储蓄险),把香港和内地的差异扒得明明白白。

看完这篇,你绝对能拍着胸脯说:“我懂了!”

01重疾险

重疾险,说直白点,就是“满足合同约定的疾病时直接赔付保额”。

但它的核心不是治病,而是“弥补收入损失”——比如你得了癌症,3年没法工作,这3年的房贷、娃学费、全家生活费,全靠它撑着。

那香港和内地重疾险,到底咋选?我们先来看它们的差异。
①保额增长:香港重疾险是“会变大的钱包”,内地是“固定存钱罐”

香港重疾险保额会复利增长,年化大概3%-4%。

比如你现在买100万保额,30年后可能变成200万甚至更多。

因为香港保险公司会拿你的保费去全球投资(比如美股、美债),赚的钱会通过增加保额和现金价值分给你,所以保额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内地呢,大部分是“固定保额”——你买50万保额,30年后还是50万。

因为内地保险公司只能在内地投资(比如国债、银行存款),收益低,投资属性比较弱。

这种差异,会随着时间导致巨大的差距。

我们来看个例子,一个30岁小姐姐,选择内地和香港的重疾险。

保费都差不多,一开始的保额也差不多。



但整个过程中,内地重疾险的保额不会变化,香港重疾险,却随着时间增长。

到60岁的时候,重疾赔付额增加到8.7万美金,80岁达到17.5万美金。



而且由于是保终身,带身故,所以即使发生意外猝死,或者自然身故,到时候家人也能拿到这笔钱。

当然,对于本人来说,如果一直不生病,我也可以当做养老金来用。

比如到70岁,退保可以退8.4万美金,80岁能退15.2万美金,真的很爽。

所以对比下来你会发现,香港重疾险的杠杆会更高,也就是更便宜。

而且功能也会更多,在转移疾病风险的时候,顺便也存了钱。
②疾病定义:尺度有些许差别

重疾险最容易踩的坑,是“以为得了病就能赔,结果不符合合同的定义”。

在大部分疾病上,香港和内地是差不多的,只有部分疾病会有些差异。

比如中风,——内地重疾险要求“确诊180天后且仍有后遗症”(比如语言能力完全丧失、无法独立生活);

香港要求时间更短,只要“中风持续24小时,4周内有症状”就可以赔付。



(内地重疾险)



(香港重疾险)

之所以有这个差异,是因为香港医疗水平更先进,能更早发现病情,所以定义更宽松。

如果还想更详细的对比内地和香港重疾疾病的差异,可以找Ella安排(gangtan2025)
③保障范围:香港“多次赔付王者”,内地“中症更优”

香港部分重疾险的分组多次赔付可以高达10次。

内地重疾险大部分是“单次或有限多次赔付”。

不过,其实赔付次数这个,太多也没有太大意义。

但在疾病这块,内地重疾险的轻中症确实有优势,香港重疾险通常是只有轻症,没有中症。

而且内地重疾险有轻中症豁免,可以直接免交后续的保费。
④理赔范围和便利程度

如果你一直都在内地生活,自然是内地的理赔会更便利。

提交资料后,只要没有问题,过几天理赔款会直接打到你的银行卡账户。

香港的理赔款都是先打到你的香港账户,或者香港开出的现金支票,需要通过汇款转回内地。

不过,如果你经常旅游,甚至后边有移民的规划,香港重疾险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

香港重疾险支持全球理赔,后边你在出国游途中发生重疾,直接一张当地医院的确诊单就可以理赔。

但内地重疾险基本不支持,只有少数保司可以支持英文的病例。

最后,咱们来下个结论:

如果你图的是方便,或者预算也没多高,建议直接选内地重疾险就行,毕竟香港保险还要专门跑一趟香港、办港卡、换汇,这些都是成本。

但如果你希望有比较高的杠杆,追求更全面的保障,希望能解决一定医疗通胀,香港重疾险可能会更适合你。

当然,它们俩不是非此即彼,完全可以搭配一起配置。

02医疗险

医疗险,简单说就是“报销看病钱的”。

内地和香港的医疗险,差异还是蛮大的——内地是“灵活但不够稳定”,香港是“稳定但用起来麻烦”。

内地医疗险的选择很多,很完善。



尤其是现在知名度最广的百万医疗险,基本是每个保险方案的标配。

一年几百块(300-800元)就能报销公立医院普通部,保额200万起,能覆盖大病住院费(比如癌症治疗)。

不过因为香港公立医疗的福利相比内地要好很多,所以香港的商业医疗更聚焦在中高端医疗险上面。

所以,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中高端医疗险的区别。

目前内地的中高端医疗险,比较好的就是很方便,覆盖的医院可以直付,看病就医不用带钱,报自己的客户号就行。

但由于金融监管局的限制,中高端医疗险现在基本是一年期产品,只有少部分中端医疗能保证续保,比较长的就是20年。

所以在稳定性上会让很多人担忧。

而香港中高端医疗险刚好是反过来的,在内地使用,受限于外汇原因,所以没法直付。

这点就失去了作为中高端医疗险的一部分优势。

但比较好的是,香港高端医疗有支持保证续保终身的产品,这样就不用担心以后续保的稳定性。

即使得了重病,已经理赔了很多钱,照样可以继续续保。



对于医疗险的选择,探长的意见是:

医疗险属于使用频率较高的险种,优先考虑便捷性,所以如果你是一直在内地生活,我会比较建议选内地医疗险。

当然,如果你经常全球出差旅行,又比较担心稳定性的问题,也可以考虑香港高端医疗险。

03储蓄险

储蓄险,说白了就是“强制储蓄+长期增值”。

但内地储蓄险偏保障,利率比较低,只有2%左右,香港是偏理财一些,长期持有复利可能高达6.5%。



接下来,探长给你们具体分析一下:
①收益结构:内地“保证高”,香港“浮动高”

内地储蓄险的收益以保证为主,比如固收型利率达到2%,分红险的保证部分也能达到1.75%,这部分是不管市场涨跌,你都能拿到的钱。

香港储蓄险是以分红为主,保底部分比较低,只有0.5%不到,但也有一些保底比较高的产品,而分红部分可以高达5%+


②投资策略:内地“固收资产为主”,香港“权益资产为主”

内地储蓄险之所以利率比较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只能在内地买国债、银行存款、企业债(固收类资产占80%以上)。这些很稳定,但资产收益低,所以内地储蓄险偏保障功能。

而且一旦内地市场处在降息周期的情况下(比如现在),你想找个利息高点的资产都找不到。

香港保险公司可以投资全球—可以做到足够的分散,避免单一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比如我们的国债利率近几年都在2%左右,但去年同一时期的印度,国债利率居然高达8%。

还有股票市场,在去年A股一片哀嚎之下,美股却走出了牛市行情。

这就是可以进行全球投资的好处。

而且在足够低保证利率的情况下,香港保险可以把较多资产配置到权益类资产上,美国股票、欧洲债券、新兴市场基金都可以(权益类资产占75%以上)。

虽然短期可能有波动(比如股市大跌),但在持有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可以抹平波动差异,获取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比如美股标普500过去30年年化收益约8%)


③产品类型:内地“单一”,香港“选择更多”

就储蓄险而言,其实都差不多,分红险都有英式分红(保额分红)和美式分红(现金分红)。

美式分红的特点是分红收益比较稳,但长期收益没那么高。

英式分红是以权益类资产为主,中间的分红有回撤可能,但长期的利益会更高。



目前内地分红险以美式分红居多,香港则是以英式分红为主。

当然,更重要的是香港分红会提供不同币种选择,比如美元、港元、人民币等等;

而且有更多的实用功能:

    货币转换:保单支持美元、港币、人民币自由转换,出国旅游、留学用钱更方便;

    红利锁定:把不确定的“终期红利”锁进“锁定账户”,变成确定收益,再也不怕波动;

    保单分拆:把一张保单分成多张,给娃、给父母各留一份,传承更灵活。

    投保人变更:从爸爸传给儿子,再传给孙子

至于内地和香港储蓄险怎么选?

首先考虑的第一个问题还是,你怕不怕麻烦。

内地产品购买会比较方便,全国都能投保,后续取钱用也可以直接到银行卡账户。

但买香港储蓄险,你本人要跑一趟香港,要办香港银行卡,要解决换汇问题。

这一个问题考虑清楚之后,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稳定和收益的抉择。

如果是探长来看,稳定当然是一件好事,它代表了确定性,但有时候稳定也并非一个好事,起码稳定本身决定了它不可能带来太高的收益。

而香港保险收益虽然有波动,但波动本身不是风向,收益低才是。

因为收益太低,会让你很多计划都无法实现,有可能别人退休是全球旅游,但你可能只能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

当然,这只是探长的观点。

你依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如果求稳,就选内地储蓄险,香港储蓄险适合“求长期高收益、能接受波动”的人。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核心就一句话: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如果你预算有限,想“用最少的钱买最基础的保障”,选内地重疾险(消费型、保到70岁);

如果你追求“长期高保额、全球医疗”,选香港重疾险(保终身、多次赔、含轻中症);

如果你生活在内地的普通人,看病就选内地医疗险(百万/中端);

至于储蓄险,说实话,现在内地的收益确实太低了一些(固收只有2%),但如果你又不想跑香港,我到是建议大家可以选择指数基金进行定投。

但如果你资产相对比较多,有留学、移民的规划,香港储蓄险可能会更适合你,有保司给你做系统全面的资产配置(6%-7%预期收益) ,相比自己投资股票基金会更稳定。

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如果你对香港保险比较感兴趣

欢迎直接联系Ella(gangtan2025),我们已经整理了一整套完整的攻略


往期回顾内地人买香港保险,真的安全吗?一文说透!内地保险VS香港保险:看完这篇就知道该怎么选了把100万放内地和香港,10年后有多大差距?香港保险公司会倒闭吗?港险的安全逻辑都扒给你看!香港银行保姆级攻略!内地亲测:5家银行!香港的钱怎么回内地?9种路子,不用求人!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9-20 00:44 , Processed in 0.0380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