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回复: 0

【股指季报】2025Q1公募基金产品参与股指期货专题报告

[复制链接]

159

主题

159

帖子

48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7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报告要点

近期,国内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公募基金规模总量维持平稳上升趋势。截至一季度末,除REITs及FOF基金外,市场现存12677只公募基金,环比增长1.86%。
1.股指持仓总规模减少,空头持仓降至历史低点2025Q1,公募产品的股指期货持仓总规模较上季度降低6.04%、较去年同期增加50.90%至247.24亿元,其中多头持仓202.74亿元,环比减少4.62%,相比去年同期增长98.51%;空头持仓44.49亿元,环比减少12.59%,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7.90%。2.基金公司头部集中度降低,持仓排名几乎未变2025年第一季度,共有68家公募基金及券商资管公司在季报中披露了旗下公募产品中股指期货的持仓情况,较上季度增长5家。从产品数量看,共有397只公募产品披露了股指期货持仓,较上季度增加45只,其中多头持仓产品数目从24年四季度的296只增加至330只;空头持仓产品则由58只增加至68只。从头部公司数量上看,持仓超过一亿元规模的公司共有23家,与24年四季度在数量上持平。3.IM使用偏好增多,当月合约使用增加    分期货品种来看,公募产品在 IF、IH、IC、IM上的多头持仓市值分别为96.80亿元、19.03亿元、47.75亿元、39.17亿元。空头方面,公募产品在 IF、IH、IC、IM上的空头持仓市值分别为24.37亿元、0.74亿元、3.97亿元、15.43亿元。总体来看,除IM从32.61亿元增长至39.17亿元外,公募产品对其他三大期指的多头持仓量均有所减少,空头方向上也呈现相同趋势。整体上公募产品对股指期货投资的参与率依然较低,依然有较大上升空间。分合约考虑,公募产品一季度在不同期指合约上的持仓量有较大幅度调整,IF当月合约运用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时IF当季合约的运用有所减少,相同的变动也出现在IM合约上。其他三大期指不同期限的合约运用整体数值有所降低,分布上变化不大。
股指持仓总规模增加,多头持仓大幅增加

近期,国内公募基金2024年三季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公募基金规模总量维持平稳上升趋势。截至三季度末,除REITs及FOF基金外,市场现存12213只公募基金,环比增长1.28%,数量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全市场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 31.62 万亿元,略高于上季度的30.74万亿元,涨幅为2.86%。

根据具体类型细分,一季度伴随着A股市场进入震荡区间,各类型基金的数量较上季度均有所增长,从12445只增长1.86%到12677只,资产净值小幅减少1.35%至约31.90万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数量上增长了5.76%达到了2865只,资产净值增加3.41%至4.18万亿;此外,数量与资产净值均增长的类型还有混合型基金,较2024Q4时数量和资产净值分别增长0.47%和1.21%至4671只和3.22万亿元,以及QDII基金,分别增长0.98%和5%至310只和5634亿元。债券型基金数量增长1%达3820只的同时资产净值规模缩水4.44%至10.11万亿元。此外,一季度货币市场型基金和另类投资基金数量同样维持不变,资产净值分别减少2.07%和增长103.49%。在股指期货持仓方面,步入2024年四季度后A股进入震荡区间,多空两侧持仓量都有一定萎缩。由于基差运行中枢的下移,空头套保的成本有所增加,空头仓位延续降低趋势,已经降至历史低点。多头方面,震荡行情也使得大盘多头替代需求有所抑制。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募产品的股指期货持仓总规模较上季度降低6.04%、较去年同期增加50.90%至247.24亿元,其中多头持仓202.74亿元,环比减少4.62%,相比去年同期增长98.51%;空头持仓44.49亿元,环比减少12.59%,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7.90%。统计近年来公募产品股指期货持仓变动,2021年之前,公募产品股指期货持仓市值稳步增加,至2021年第一季度有小幅回落,随后进入波动期。2023年一季度后至今,股指期货持仓市值一直在稳定回升。及至2024年四季度,多头持仓大幅上涨,空头持仓有轻微回调,持仓总市值快速上升达到了近两年的峰值,而这一趋势在2025年一季度发生了逆转,公募持仓在双边及总持仓均有一定幅度的萎缩。

按基金类型考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主要为被动指数、股票多空、灵活配置、偏股混合、偏债混合、普通股票、增强指数这7类基金。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是主要的多头持仓力量,其多头持仓规模贡献达到公募产品所有多头持仓规模的85.34%;股票多空基金则是主要的空头持仓力量,其空头持仓规模贡献了公募产品所有空头持仓规模的68.01%。具体对比持仓市值发现,被动指数型基金的多头持仓和股票多空型基金的空头持仓相比24年四季度减幅均超过10亿元,分别减少了11.56亿元和10.69亿元。整体来看,2025年一季度全部七类基金的股指期货持仓总规模有一定降低,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和普通股票型基金在市场规模有所扩大的同时,期指持仓减少,股票多空型基金和偏债混合型基金期指持仓与市场规模同步负向变动,而灵活配置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增强指数型基金在本季度期指持仓均有所较明显上升。

    纵观股指期货基差运行情况(剔除分红和无风险利率后对持仓量进行加权的年化净基差率),自去年三季度以来,基差中枢出现了明显下移、波动增强,IF、IH升水走窄,IC、IM贴水走阔明显,A股进入震荡区间,呈现“指数低波动,个股高波动”的分化特征,结构分化使得被动型指数基金通过股指期货进行多头替代的性价比降低。同时,过高的贴水导致套保成本成为公募基金空头持仓有所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金公司头部集中度降低,持仓排名几乎未变

   我们重点统计了持仓市值1亿元以上的基金公司及券商资管公司涉及股指期货交易的产品情况:

    2025年第一季度,共有68家公募基金及券商资管公司在季报中披露了旗下公募产品中股指期货的持仓情况,较上季度增长5家。从产品数量看,共有397只公募产品披露了股指期货持仓,较上季度增加45只,其中多头持仓产品数目从24年四季度的296只增加至330只;空头持仓产品则由58只增加至68只。从头部公司数量上看,持仓超过一亿元规模的公司共有23家,与24年四季度在数量上持平。

    从持仓规模来看,持仓前八的基金公司在排名方面没有变动,期货持仓规模来看走势出现分化,其中机构一总持仓减少15.12亿元至43.39亿元仍维持第一,排名第四至六名的机构持仓分别减少了5.04亿元、2.38亿元和 6.59亿元。具体来看,排名第一的机构在多头和空头两侧分别减持11.24亿元和3.88亿元位列第二的机构则在多头和空头两侧分别增持4.13亿元和0.04亿元,总持仓达到42.27亿元,,位列第三的机构则分别增持1.28亿元和0.08亿元,总持仓为38.92亿元。排名第四的机构在多头方向上减持5.04亿元,持仓规模为20.07亿元,排名第五的机构在空头侧减持5.15亿元,多头侧则增持0.82亿元,目前持仓规模为14.97亿元;排名第六的机构在多头侧减持6.51亿元,在空头侧减持0.08亿元。
    本季度在多头方增持超过1亿元的有四家公司,分别是机构二、机构七、机构八和机构十五,超过1亿元的减持的公司有三家,机构一、机构六和机构四。空头方有一亿元以上增持的公司有机构十一、机构二十和机构十八三家,有一亿元以上减持有机构一、机构五、机构七和机构十六。


持仓集中度上,上季度末持仓排名前五的公司占据了全部公募产品股指期货持仓的67.35%,本季度这一数值继续下降,至66.09%。而上季度持仓前五的公司多头持仓占比约72.22%,本季度这一数值下降至70.64%。持仓集中度有所降低。持仓前五的公司空头持仓占比自上季度的53.34%进一步下降至45.37%。持仓集中度有所降低。
    根据持仓市值规模具体来看前十家头部基金公司,第五的机构和第十的机构倾向持有大量空头,第一的机构、第七和第八持有空头的同时持有更多多头;其余六家在排名前十的头部基金公司则偏向多头持仓,其中排名第六和第九的机构全部持仓均为多头,这和各家基金公司相对资源禀赋和投资优势密切相关。


从产品数量看,共有397只公募产品披露了股指期货持仓,较上季度增加45只,其中多头持仓产品数目从24年四季度的296只增加至330只;空头持仓产品则由58只增加至68只。我们同样统计了全市场股指期货持仓在1亿元以上的公募产品,共计31只,数目上与上季度持平,此角度看公募产品一季度在股指期货持仓参与度方面,尤其是空头方的参与度有所提升。



分基金类型来看,股票多空型基金是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尤其是空头侧的主力军,一季度相比四季度变化不大,从数量上来看,一季度末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股票多空型基金为23只,无新参与基金,但持仓总规模较上季度40.95亿元减少10.69亿元至30.26亿元。

多头方面,自2023年一季度多头持仓市值首次大幅超越空头仓位起,经历四季度差距扩大、24年一季度由于空头持仓回升,差距暂时缩小后,连续两个季度多空持仓市值差距扩大。2025年一季度多头持仓的主力军依旧是被动指数型基金,其多头持仓规模贡献了全部公募产品多头仓位的85.34%较上季度占比(86.98%)有所降低。







IM使用偏好增多,当月合约使用增加

从基金持仓在全市场的比重来看,相比上季度,本季度公募基金在股指期货市场上所贡献的力量不均衡情况有所减缓,具体表现为在多空两个方向上对不同品种与合约期限的运用偏好差距有所降低。本季度无论多头还是空头产品对IF当月合约的运用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多头对不同期限的合约运用更为分散。多头产品为获取基差收敛收益,而空头产品则因为更倾向于配置风格更为均衡且贴水程度较小的IF合约作为对冲工具,此外,对应成分股范围更广的IM在空头和多头两侧的运用均有较高增长。



分期货品种来看,公募产品在 IF、IH、IC、IM上的多头持仓市值分别为96.80亿元、19.03亿元、47.75亿元、39.17亿元。空头方面,公募产品 IF、IH、IC、IM上的空头持仓市值分别为24.37亿元、0.74亿元、3.97亿元、15.43亿元。总体来看,除IM从32.61亿元增长至39.17亿元外,公募产品对其他三大期指的多头持仓量均有所减少,其中IF减持最多从104.76亿元减少了7.96亿元,IH从26.40亿元减少7.37亿元位列第二;空头方向上也呈现相同趋势,IF从30.10亿元减少至24.37亿元,IH在空头侧的使用相对较少,变动可忽略不计,IC从7.98亿元减少4.01亿元至3.97亿元,只有IM空头持仓上涨,从11.94亿元增长至15.43亿元,回到了2024年第二季度的水平。整体上公募产品对股指期货投资的参与率依然较低,依然有较大上升空间。


具体分合约考虑,公募产品一季度在不同期指合约上的持仓量有较大幅度调整,IF当月合约运用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时IF当季合约的运用有所减少,相同的变动也出现在IM合约上。其他三大期指不同期限的合约运用整体数值有所降低,分布上变化不大。目前公募基金持有 IF 空头合约价值为24.37亿元,从上季度的30.10亿元继续减仓5.73亿元。占比方面,目前IF合约空头占所有空头的比例为54.77%,该比例在上季度为59.13%,变动不大。总体来看, IF为本季度股指期货空头持仓最多的品种,其中主要贡献来自持仓16.56亿元的2503合约。此外,一季度IM和IC在空头方向上的运用相比二季度有明显减少,而在多头方面的使用则有所增加。一季度IC、IM在空头方向持仓市值环比分别下降39.89%和53.93%,在多头方向持仓市值环比则分别上涨14.60%和16.81%,其中IM多头延续上升趋势,但在空头方向继续回落。从不同类型基金的合约选择偏好与持仓结构来看,由于股指期货合约的近月合约与远季合约基差规律有所不同,公募基金的空多头持仓也因此有显著分化。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股票多空型基金最常用的合约为IF当月合约,其次为IF当季合约、IM当季合约和IC当季合约。这主要由于相较长期贴水较深的IC、IM和流动性较差的IH,使用IF做空套保时合约的年化负基差较小、流动性较好。被动指数型和增强指数型基金对股指期货多头持仓贡献了主要力量。其中被动指数型对IF当季、IF当月和IC当季更为青睐,增强指数型则相对分散于IF、IC和IM的当月及当季合约。


研究总监:黄少艺   FRM CFA

期货从业资格证:F3065974   交易咨询证:Z0013226

风险揭示:
1.本策略观点系研究员依据掌握的资料做出,因条件所限实际结果可能有很大不同。请交易者务必独立进行交易决策。公司不对交易结果做任何保证。
2.市场具有不确定性,过往策略观点的吻合并不保证当前策略观点的正确。公司及其他研究员可能发表与本策略观点不同的意见。
3.在法律范围内,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就涉及的品种进行交易,或可能为其他公交易供服务。

4.中粮期货温馨提示:本公众号内容仅对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符合相应风险承受能力的交易者开放。如您不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请您及时关闭该网页/退出该公众号。如您不确认是否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您可以随时联系我司进行适当性评估。我司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706-0158。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5-24 15:04 , Processed in 0.03761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