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回复: 0

买重疾险前,必须搞清楚的9个问题

[复制链接]

166

主题

166

帖子

5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8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许久没聊重疾险。
作为保障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重大疾病险进入大陆保险市场已有30年的历史了,近些年的发展势头也是一路高歌猛进,看起来似乎非常成熟了,但实际上大部分人对它依然是存在许多不解甚至误解的,所以还是很有必要时常科普的。
今天输出的这篇就是根据过往经验整理出的一份重疾险常见疑问,纯干货,建议收藏。



一、重疾险是怎么赔的?
重疾险是「给付型」的,简单来说就是:当被保人罹患合同里约定的疾病时,可获得一次性的赔付。
赔付金额=投保时与保险公司约定好的保险金额。与实际产生的医疗费、有无从其它渠道获得补偿无关。
比如张三为自己投保了一份基本保额50万的重疾险,按照条款约定,初次确诊合同里的重疾后可获赔50万的重大疾病保险金,等待期后,张三被检查出肺癌,符合条款约定的给付条件,于是把50万赔偿款打到了张三的账户里。
至于张三治病真实花了多少钱、怎么治的、医保报了多少,保险公司并不过问。

二、重疾险能保哪些病?
一般来说,被保险定义为重大疾病的疾病至少是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病情严重+治疗费用高。因此会对患者本人和家庭都产生沉重的负担,严重威胁到正常生活。
当然,像「严重」、「花费高」之类的词都太不具体且明显会带主观性,于是保险公司会在条款里明确列举符合理赔条件的疾病名称及其定义,不过疾病定义的解释权并不完全归保险公司所有,为了规范市场,保险行业是有一套统一的重大疾病定义的。
比如目前正在使用的疾病定义,就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发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它总共规定了28种重度疾病和3种轻度疾病的名称与定义????


(为方便理解,图中按赔付类型进行了区分)
严格来说,在上面这些疾病中,有6种是国家要求必须要有的,否则不能命名为「重大疾病保险」。
这6种疾病分别是:恶性肿瘤-重度、较重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冠状动脉搭桥、严重慢性肾衰竭。也是目前理赔率最高的重疾。
剩下的22种重疾和3种轻症,虽不是强制规定,但绝大部分重疾险产品也都包含。
也就是说,目前大陆所有重疾险产品,被监管强制规定的6种重疾定义都是一模一样的,还有22种是被监管建议要包含的,各家产品基本上也都包含这些,且标准也是相同的,如果产品责任里包含轻症,也要覆盖使用规范里提到的3种轻症。
除开这些以外,其它的病种定义可由各家公司自己制定。

三、保的病种数量越多越好吗?
并不是。
前面一条里有说:大多数的理赔都集中在被监管强制规定的6种疾病,而28种统一规定重疾定义,基本上又可以覆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常见高发重疾了。
至于超过那28种以外的、保司可自行制定的疾病,其实有些和28种疾病的保障范围是有重合的,有些则是不同的叫法或者衍生出来的不同的治疗方式、还有些是在国内发病率极低的疾病。
因此虽然现在很多产品动辄就是一两百种疾病,但真实效果有限,咱们也不能光看数量就判断一款产品的好坏。实际上,一款保100种重疾的产品和一款保150种重疾的产品,可能在保障范围上是差不多的。

四、重疾险保的这些疾病真的够用吗?
总有朋友会担心:重疾险条款里约定的疾病数量是有限的,但未来可能会被新发现的疾病又是未知的,所以总感觉会不够用。
但实际上,认真看过条款里的疾病定义后会发现,重疾保险条款里面「一种病」它不一定只有一种。
什么意思嘞?以「恶性肿瘤-重度」为例,它指的是除部分特约疾病外,所有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后,符合ICD-10的恶性肿瘤类别????



而人体可能得恶性肿瘤的器官和组织那可就太多了:血液、淋巴、皮肤、口腔、骨头、胃、肠、肝、食道、肺、肾、胰腺、乳腺、卵巢等等。
光这一个疾病种类的背后就覆盖了无数部位的癌症。
再比如「深度昏迷」????



其实并没有限制是什么疾病或意外导致的,只要达到了意识丧失,使用呼吸机维持系统96小时以上的约定状态即可。

就像新冠伊始时,很多重症患者都符合这个定义表述,所以尽管条款里面并没有「新冠肺炎」这一疾病,但也是有所保障的。
因为重疾险被规定的28种疾病本身就是围绕人体的重要系统和器官所进行的规范定义,万变不离其宗。
于是这些病种数量看似有限的,实际上却是达到了,基本上只要严重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被涵盖在重疾险的保障范围内的效果。
当然,随着医学手段的进步,未来的确会有可能出现一些更先进的治疗方式,如果未达到条款约定的状态,也没有使用条款里面的治疗方式,确实可能就会出现「赔不了、不够用」的情况。
但保险配置本就不是能一步到位的,也不可能一辈子就只指靠一张重疾保单,这也不大现实。
于是这里又会call back到我们之前强调过很多次的「保单检视」了:投保后记得每隔一段时间盘一下自己的保单状况,查缺补漏,并根据预算和产品情况做保单上的更新换代。

五、健康有异常,是不是就不能买重疾险了?常收到类似这样的提问:有XX问题是不是就不能买XX产品了?
首先,有XX问题,不代表就有涉及健康告知(而且不同产品的健康告知也是不一样的);其次,哪怕有涉及健康告知,也不等同不能买,只要能够通过核保,也是可以进行投保的。
相关阅读:健康告知是什么,核保怎么核?
核保结论共有五种:标准体、除外、加费、拒保、延期。
标准体是最理想的核保结论,保障范围和费率上和健康体投保没有区别。
除外和加费则是以一种附加条件进行承保,即虽然保险公司愿意承保,但需要对一些它们认为的高风险部位进行除责不保,或者增加费用成本。
另外由于审核标准不同,所以同一个人的同一份资料,核保不同公司的不同产品,可能也会拿到不同的核保结论。

六、如果核保不通过,是否会影响以后的投保?上一条中也说了,每家保司公司的审核标准本就不一样,所以其实不用太过放大被拒保或延期的影响。
真正影响咱们投保的并不是某个不如人意的核保结论,而是身体本身的状态。(也不排除确实也有极极极少数的保险公司,由于自身核保水平较弱,也会无脑照搬之前其它保司给出的核保结论,但这种状况并不多)
绝大部分保险公司核保,看得还是咱们最新的体况。
举个例子,比如张三之前因为高血糖、高血脂被多家保险公司屡次拒保,但随着张三对健康的重视,开始规律运动、健康饮食,半年后,血糖血脂恢复到标准水平了,于是提供最新的检查单,最终核保成功。
相关阅读:拒保记录有那么可怕吗?

七、有医疗险就可以不用重疾险了?
虽然这俩险种都属于健康险,但赔付方式、功能作用完全不同,不存在替代关系。
相关阅读:医疗险越来越强,重疾险还有必要买吗?为什么买了医疗险,还要买重疾险?
医疗险是报销型的,符合保险责任的、在治疗清单明细上的、且体现在发票里的费用才能进行报销。
而重疾险的理赔金是一次性给我们的,符合条款约定的疾病定义即可获得理赔,这笔理赔金可以很好地用来弥补医疗险覆盖不到的治疗费、康复费、营养费、以及生病期间的收入损失等。
比如之前经手过的一位癌症患者的理赔,虽然住院期间大部分的医疗费都通过百万医疗险给报销掉了,但是像基因检测等一些不符合保险责任的开销就报不了,关键是患病后调岗所产生的收入落差,是没办法通过医疗险进行补偿的。
他也很后悔当初没有买重疾险,按原话就是:本来以为还年轻,先买个医疗险兜个底,没想到生病生的这么突然,早知道买个重疾险,哪怕保额少点,也有个心理安慰。

八、有必要买多次重疾吗?
有必要,很有必要。
预算不紧张的情况,能买多次就选多次,或者单次多次组合在一起投保。
理由如下,说过很多遍了:重疾,就要买多次赔付当年买多次重疾的人,已经理赔了如果能重来,你会怎么选?|单次重疾or多次重疾
但是注意哈,选产品时尽量去选择不分组的、癌症多次可以赔复发或持续的,总之多次理赔条款设置在当下来说相对人性化的一些产品,而不是只过份追求理赔次数。
往往只有得过一次重疾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多次重疾的作用,他们也是相对于健康的人更容易生病的群体,但可惜得过一次重疾的人也是最难投保新产品的。
PS:之前还在保险行业协会的网站上看到一篇关于多次理赔的报道????



九、重疾险保额买多少有意义?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因为每个人收入、家庭情况等因素都不一样,多少保额有意义、又有多少意义的答案自然也不同。
一般来讲,争取30 万打底,做到 50 万最好。
PS:我知道有种简单粗暴的讲法是按年收入的5-10倍配置保额,但放实操当中不太现实,也并不十分科学,可能还会产生误导。
总之这是个略复杂的议题,有些答案只是简单,但省略了许多关键点,还是建议大家从更底层也更深层次的方向思考,参考这篇????保额到底要做多少?保费预算多少合适?
另外,保险配置本身也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大部分人都是很难做到一步到位的,咱们量力而行就行,根据当前的预算进行合适的配置,未来再适当的加保,逐步积累。


以上,希望对你有用。

上两篇:以前买的旧款医疗险,现在要不要换?四月的天,说变就变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4-30 16:59 , Processed in 0.0364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