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5|回复: 0

重疾险总保费大于保额,是在交智商税吗?

[复制链接]

178

主题

178

帖子

5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44
发表于 2025-4-5 03: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小释界,关注可享24小时内免费咨询

32岁男性,年交1.75万的重疾险,包含身故和癌症二次赔付,顶格打满的保障责任,但是,30年总保费52.5万,保额才50万,这不是倒贴钱买保险吗?

尤其是在如今,保险的预定利率上限从19年的4.025%降到现在的2.5%时,重疾险的价格一涨再涨,很多客户看到重疾的总保费接近甚至超过保额时,几乎都要放弃投保。

最近,有客户来问,这样的重疾险是不是智商税?



看似简单的数学题背后,其实暗含着人性对确定性的执着追求人生风险的不可预测之间永恒的矛盾,因为,疾病不会按照我们的计算时间发病!

而且,普通消费者也忽略了里面的两个信息差,今天就来详细说说这个重疾险投保困惑。

01

保费接近保额

背后的两个信息差

回到开头那个案例,32岁男性,投保某款保终身多次赔付不分组的重疾险,保额50万,如果附带身故和癌症二次赔付,30年交费,每年费用1.75万。

如果不要癌症二次赔付,每年费用1.5万,总保费45万,也接近50万。

这种看似"划不来"的重疾险,恰恰暴露了普通消费者看待保险最大的误区——把保障看成储蓄。

这个思考背后存在忽略了两个信息:

信息1:疾病发生的时间不可预计

你永远不知道风险会发生在第3年还是第30年。

如果是第3年发生重大疾病,所交保费5.25万,且剩余27年费用(47.25万)全部豁免赔1次50万,合同依然继续有效

其实,重疾险真正的价值,就是交完第一次保费,且过了等待期后,每一分钟都有可能撬动50万杠杆

也就是说,如果第3年发生合同中约定的重大疾病,交了5.25万,换来50万的救命钱。

如果是靠自己存钱来转移风险,3年存下来的钱大概率一夜清零!再快的存钱速度,也比不过突如其来的风险。



信息2:赔付金额价值倍数放大

假设30年后确诊重疾,50万保额的表面价值与52.5万保费看似基本持平。

但不要忘记:首年50万保额对应的是当下医疗费用水平,而30年后的医疗通胀率将让实际保额价值倍数放大。  

保险的作用正是通过确定性支出对冲这种不对等风险。就像租房时签长租合同锁定低租金——未来房东涨价,但你的成本不变。(只不过这里的“房东”换成了医院。)

没保险的人,必须自行追赶暴涨的医疗通胀费用;有保险的人,至少已用今天的钱,买下了未来治疗费用的一部分“减免权”。

即便保额看似“不够用”,但它始终在为你承担一部分且不断增长的医疗成本,且这一成本远超过你支付的总保费的实际价值。

这背后的隐性价值,正是“保额价值倍数放大”的真正含义。

02

比数字更重要的

是守住尊严!

医院ICU的走廊里,最扎心的对话莫过于:

"爸,要不咱们继续治疗吧?卡里还剩28万..."

病床的人陷入了沉思...

"拿去用!钱不够咱卖房!"

小王每个月往宝宝类产品存5000元,坚信"存钱最稳妥“。可当父亲确诊白血病时,他存的28万就像泼在地上的水,转眼被天价医疗费蒸发殆尽。



这就是存钱治病最大的悖论:当风险在存款达成前降临,所有精打细算都会瞬间崩塌。更残酷的是,现代职场人往往陷入"三角困局":

健康存钱速度:10万元/年

典型重疾花费:50万元

最佳治疗窗口:确诊后3个月  

就算你现在25岁,身强力壮,也需要保持每年存10万且连续5年不生病的"完美纪录",才勉强覆盖一场重疾支出。

更不用说各类隐性损失,比如营养费、护工费、房贷、无法工作带来的收入损失等。

更残酷的是,重疾发生往往在人生黄金期。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4年全国癌症报告》显示,全癌种的发病率在0~34岁年龄组相对较低,从35-39岁年龄组开始显著增加,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峰值。



35~39这个年龄段的患者,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缠身,就像在钢丝上突然被蒙住眼睛。

而张薇(化名)女士的经历极具代表性,她在确诊甲状腺癌后获得80万理赔金时,心里不慌张。

“我可以选择在北京xx医院用机器人做微创手术,自费升级生物靶向药物,请专业的护工团队陪护,这笔钱让我能昂着头签字用最好的治疗方案,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

她在理赔回访时这样说。

其实,重疾保单里还藏着救命的绿色通道:MDT多学科专家会诊、快速住院/手术安排、检查加急...,这些是重疾险的另外一道护城河,而普通人甚至不知道哪里去获得这些资源。

当然,像张薇这样的情况,还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医疗险+重疾险,一个负责医疗费用的支出,一个负责各类隐性损失的弥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裸奔患者的生存困境:

被动选择低价治疗方案 ;

与家人反复博弈治疗预算 ;

被迫中断子女教育/老人赡养支出。

这就是重疾险的价值:它不仅是医疗金,更是人生选择权的保证金。

当疾病来袭时,拥有这份保障,就意味着能用更从容的姿态守护住生命质量与家庭尊严。

03

聪明人的投保策略

面对"保费倒挂"、“保费接近保额”的质疑,我遇到的真正智慧的投保人,都在践行3个策略:

策略1:缩短缴费期,放大杠杆效应

通过选择20年缴费方案,前面提到的同样产品,总保费可压缩至38~46万元(年缴1.9万~2.3万)。这不仅降低总保费支出,更能在黄金年龄段快速完成保障布局。

策略2:搭配定期保障,锁定人生关键期

在配置终身重疾险的基础上,加一份保至70岁的消费型重疾,20年交费,可以用每年5000元成本额外获得50万保额,完美覆盖收入高峰期保障需求。

当然,也可以搭配一部分失能收入损失险,作为重疾无法工作后的持续现金流补充。

(关于失能收入损失险,可以点击查看我之前的文章《重疾险太贵,用失能收入损失险平替?》。)
策略3:保额不变,降低额外赔付档次
之前的案例是多次赔付不分组,且带身故和癌症二次赔付,属于顶格打满的保障责任。

可以换成重疾单次赔付+身故+癌症二次赔付,这样的话,同样50万保额,30年交费,每年费用由之前的1.75万降至1.3万左右。



最后想说,我们对抗的不是数字,而是命运。

买重疾险从来不是和保险公司的博弈,而是对生命无常的谦卑妥协。

就像我们出门带伞不是为了盼着下雨,而是知道云层背后的暴雨可能倾盆而至。

就像我们买灭火器不是为了盼着火灾,而是确保火星刚冒出来时就能一举扑灭。

此刻正在纠结保费数字的你,不妨问自己两个问题:你能接受多大的治疗降级?你愿意在病床上和谁讨论治疗预算?

如果答案让你心慌,或许正是时候和我聊聊(vx:cross7160),用专业为你织一张可靠的生命安全网。



找我“买保险”

你有需求,也认可我,找我帮你规划,请彼此尊重,有效沟通。(备注:买保险)

找我“卖保险”

一起合伙创业,合作100多家保司,线上/线下都有、全职/兼职均可。(备注:卖保险)



推荐阅读

重疾险太贵,用失能收入损失险平替?

失能收入损失险:中意鑫意无忧,就像青山在,水长流...

进口原研药退出公立医院普通部,就医还有多少选择权?

养老规划,选年金险还是增额寿?

2025年退税攻略:7+2项福利拆解,手把手教你多退几千块!

1

End

1

如果想及时看到每一篇文章,记得点击下方的“点赞”、“分享”、“推荐”或者将公众号设为“星标”哦~~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4-30 22:49 , Processed in 0.0365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