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回复: 0

香港保险业百年史—从英资主导到中资崛起

[复制链接]

868

主题

868

帖子

261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14
发表于 前天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注香港保险科普>点击“···”>设为星标????


01

殖民时期的英资保险帝国

1841年怡和洋行在香港签发首张海上货物保险单,奠定了英资主导的行业格局。

20世纪初,保诚、友邦等英国险企陆续将亚洲总部迁至香港,主要服务殖民官员与商贾群体。

当时的保单条款完全照搬英国本土,连疟疾等热带病都被列为免责条款。

1949年后,这些英资公司更成为内地富商资产外流的“安全港”,其开发的101保单(投连险前身)长期占据70%市场份额,形成了“英国人定价、广东人销售、华人投保”的产业链。”



02

回归后的市场博弈

1997年香港回归成为行业分水岭,CEPA协议允许中资保险公司以分支机构形式进入香港市场。

中国人寿2003年在港设立子公司,首年保费仅占市场1.2%,却开创了中资银保渠道先河。

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英资公司因次贷危机大幅收缩业务,而平安保险趁机收购富通资产,首次展现中资收购能力。

这一时期的产品形态也发生质变,英式分红保单开始加入简体字条款,友邦更率先推出涵盖内地三甲医院的重疾险,为日后内地客投保潮埋下伏笔。



03

中资主导的新纪元

2016年九鼎集团以107亿港元收购富通保险,标志着中资从参与者变为规则制定者。

马云旗下的云锋金融更将美国万通改造为科技驱动型险企,开发出扫码投保的短期医疗险。

如今中资公司已占据香港寿险新单保费35%份额,其产品普遍增设微信客服、人民币计价等本土化服务。

正如港险研究专家王教授所言:“当中资险企开始向英国客户销售带中医诊疗的医疗保险时,这个百年行业真正完成了权力交接。”

未来随着大湾区互联互通,香港保险业或将书写更精彩的双语篇章。


如果你对香港保险的具体方案还想更深入了解,欢迎咨询,让我们共同为你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不能诠释为在香港境外提供或出售或游说购买任何保险产品,且仅供参考交流之用。若有任何疑问,应向持牌保险顾问寻求专业意见。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1-4 21:29 , Processed in 0.0402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