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回复: 0

最新数据,香港11家保险公司分红实现率!谁在偷换概念?谁又悄悄改了玩法

[复制链接]

872

主题

872

帖子

26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26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被客户问得最多的一句是:“希希,你说的这款产品分红实现率不是99%吗?怎么别人给我的计划书,写的却是‘达预期’?”

问得好。

我直接说重点:市面上90%的港险计划书,在分红实现率这件事上,都在玩文字游戏。

你以为你看懂了演示,其实你根本不知道退保能拿回多少钱。更可怕的是——有些公司表面上100%兑现,实际上你拿的那部分红利,压根不是原来承诺的结构。

今天这篇,我不讲什么“潜力巨大”、“表现优异”这种官方套话。 我要跟你讲点别人不敢说的:分红实现率背后的真实构成、哪些公司悄悄调低了复归红利、哪些产品虽然实现率100%,但你提领时发现现金价值掉得飞快?

我们保智库内部做了一轮全市场比对,用了整整两周时间,梳理了2024年最新公布的11家保险公司分红数据,逐条对照合同条款、分红派发逻辑和历史趋势。

结果让我自己都吓了一跳。
分红实现率 ≠ 总现金价值实现率?很多人还没搞清这两个指标

先说个现实:大多数客户甚至分不清“分红实现率”和“总现金价值比率”到底差在哪。
    分红实现率:是指非保正红利中“周年红利”或“终期红利”实际派发金额 / 计划书演示金额。总现金价值比率:是保单在某一年度的 总现金价值(保正+非保正) / 计划书演示的总价值。

听起来差不多?错。

举个真实案例: 一个客户买了某款热门产品五年,2024年收到公司公告,说“分红实现率100%”,他高兴坏了。 结果我去查了那份保单的总现金价值比率,只有87%。

为什么?

因为这家公司把“分红实现率”算的是归原红利的增长率,而不是你退保能拿走的“可提取现金”。 它把大量收溢锁进了“不可提取的终期红利账户”,账面好看,但你真要钱的时候,提不出来。

???? 简单讲:数字达标了,钱没到你手里。

这就像餐厅告诉你“食材成本占比100%达标”,但端上来的菜小得可怜——它把“食材”算成了骨头和边角料。

这种操作,在英式分红体系里尤其常见。 你以为你在看一场球赛,其实是回放十年前的录像。
友邦:看似稳定的背后,藏着一张“条件清单”

友邦2024年的分红数据看起来无可挑剔:
    盈御多元3,2023年投保,总现金价值比率 100%充裕未来·盈尚,2020-2023年投保,全部 100%简爱·延续系列,多数年份 98%-100%








数据漂亮得像AI生成的。

但你知道这些“100%”成立的前提是什么吗?

它们全都是基于原计划书的分红假设路径达成的。 换句话说:你必须一直缴费、不能减额缴清、不能部分提领、不能转换被保人。

一旦你动了这些操作,系统就会重新计算分红基础,原来的“实现率”就作废了。

我们有个客户,买了盈御3,第三年想提3%出来应急,结果第四年的分红直接少了12%。 问他经纪人,说是“因为提领影响了复利累积”。

嗯,说得没错。

但问题是:这个影响,在投保时没人告诉你。

友邦的产品设计很聪明: 保正部分低,非保正部分高,分红预期激进,但实现路径极其依赖“理想状态”。 一旦客户有流动性需求,红利就打折。

这不是产品不好,而是它只适合一种人:能忍30年不动钱的人。

如果你不是,那它的“100%实现率”,跟你关系不大。
宏利:回本快是真,但复归红利有“猫腻”

宏利的「宏挚传承」这几年太火了,主打6年回本,中短期收溢打遍全港。

2024年的分红数据也确实不错:
    创富传承2:2020-2022年投保,总现金价值比率 ≥100%宏利环球货币计划:连续两年 100%危疾产品终期红利实现率普遍超100%








看上去很稳?

但我在对比复归红利结构时发现一个细节: 从2022年开始,宏利在部分产品中悄悄把复归红利的增长模型从“指数增长”改成了“线性增长”。

什么意思?

以前是每3-5年有一次“大额派发”,增长有爆发力; 现在是每年匀速增长,表面平稳,但长期看总积累金额反而少了。

这不是我猜的,是我们保智库内部数据库做了15年的滚动模拟对比出来的。

客户感觉不出来,因为年度派发额看起来差不多,但十年后一比,直接少了5%-8%的累积现金价值。

更关键的是——这个调整,没有在保单条款里特别标注,只有去翻年度分红报告里的“派发逻辑说明”才能发现。

这就像你买了一辆车,销售说“每年保养费一样”,但没告诉你发动机从涡轮增压换成了自吸。

谁干过这种事? 安盛以前也干过,后来被监管警告了。

宏利这次算擦边球,但你得知道:它现在主打的不是长期超额回报,而是“波动可控”。

如果你追求的是稳健增长、30年安心,没问题。 但如果你想要“冲收溢”的爆发力,可能得重新想想。
保诚:别看品牌,看产品!老客户踩过的坑别再踩

保诚的数据,最能说明一个问题:品牌声誉和产品表现,完全不是一回事。

来看两组截然不同的数据:
「隽升」系列:总现金价值比率仅 75%-87%





    2015年投保的美元隽升,归原红利实现率只有45%总现金价值连90%都不到

很多人问:“保诚不是老牌公司吗?怎么做到这个地步?”

答案藏在它的英式分红结构里: 隽升的红利派发严重依赖“英国股市+英镑资产回报”,过去十年英镑贬值、英国经济低迷,直接影响了红利池。

但关键问题是:投保时,没人告诉你这个产品跟英镑汇率强挂钩。

这还不算完。
新一代「隽富」「隽腾」:2024年实现率 97%-100%





    隽富多元货币:所有货币保单,总现金价值比率 100%隽腾传承:2022-2023年投保,100%隽溢传承2:98%-100%

几乎是逆袭。

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因为保诚从2021年开始,彻底重构了投资组合:
    减少英镑资产占比增加亚太、北美科技股配置引入对冲机制应对汇率波动

等于说是把整个“发动机”换了。

所以希希的结论很明确:如果你想买保诚——千万别碰老产品。

「保诚xx事件」我都已经被客户问麻了。 如果你真的非要买保诚,建议多问我一嘴,我可以给你看很多截图。
周大福人寿:100%实现率的黑马,但母公司最近有点事

周大福人寿的数据,几乎是一片红色“100%”:
    匠心·传承:2023年投保,100%盛世·传家宝2:2018-2023年,全部100%爱丰盛3:2021-2023年,100%








数据漂亮到不像真的。

但你知道周大福人寿的母公司是谁吗? 不是周大福珠宝集团,而是一家注册在百慕大的控股公司,背后的股东结构相当复杂。

圈内人最近都在传:该公司在2023年有一笔15亿美元的离岸债券出现展期谈判,虽然最终解决,但信用评级被穆迪下调一级。

这件事在年报里不会写,分红报告里也不会提。 但它意味着:这家公司的资本结构,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稳固。

我不是说它会爆雷,但你得明白:一个公司的分红实现率高,可能是投资能力强,也可能是靠借债撑着分红池。

周大福人寿目前仍属稳健,但如果你打算长期持有,建议关注其未来三年的资本充足率变化。

希希有话说: 周大福母公司最近有一些风波,圈里人才知道,我们私下交流。
安盛:条款每年变,投连险曾爆雷被立案

安盛的数据也不错:
    挚汇、丰进、享未来:总价值比率 95%-100%享未来人寿:连续五年 100%








但安盛最大的问题不是收溢,是合同条款每年都在变。

我们保智库做过统计: 过去五年,安盛旗下同一系列产品,每18个月就会修改一次分红派发逻辑。

比如“终期红利解锁比例”,前年是每年解锁5%,去年改成3.5%,今年又调回4%。 客户根本跟不上。

更严重的是: **2020年安盛投连

















"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本文所述保险产品及测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账号不售卖任何保险产品,只提供客观数据测评;保单分红均为非保证收益,可能受市场波动影响;需自行承担相关风险。"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1-4 21:32 , Processed in 0.03726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