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回复: 0

“重疾险就是个坑!”——说得对,但大多数人都在偷偷买

[复制链接]

197

主题

197

帖子

6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01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刷知乎的时候看到一个问题:“重疾险明明那么坑,为什么买的人还那么多?”

底下回复五花八门,有痛心疾首反驳的,也有引经据典解释的。今天,作为一名从业者,我不想站队,只想坐下来,像朋友聊天一样,把这个事儿捋一捋。

一、先吐槽:它"坑"在哪儿?我比你知道得更具体

说重疾险"坑",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很多时候,我的感受可能比你们还强烈:

做这行六年,我总结出重疾险的三大"坑点":

价格坑:30岁男性,50万保额,保终身,30年交,每年保费大约1.2万。20年总共缴费24万,而保额只有50万。从数字上看,杠杆只有2倍多一点。

条款坑:所谓的"确诊即赔"只适用于癌症等少数疾病。以最高发的急性心肌梗塞为例,需要同时满足胸痛、心电图改变、心肌酶升高、左心室功能降低这4个条件中的至少3个。脑中风后遗症更"苛刻",要确诊180天后仍遗留特定功能障碍才赔。

体验坑:健康告知像在填"罪己诏",理赔时又要提供一堆资料。

二、正本清源:别当跟风吐槽者

但吐槽完之后,我们得冷静想想:我们是不是在用错误的标准评判它?

很多人觉得它坑,根本原因是没搞懂它被发明出来是解决什么问题的。

重疾险的核心,根本不是"报销医疗费",而是 "收入损失补偿"。

请您想象一个场景:一个家庭顶梁柱不幸罹患重疾,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可能未来3-5年无法工作,没有收入。但是,房贷会消失吗?孩子学费会减免吗?一家老小的生活费能停吗?

不能。这些刚性支出,不会因为您生病而按下暂停键。

这时,重疾险赔付的那几十万,它的真正作用是:在你无法挣钱的这段时间里,替你顶上去,维持家庭财务的生命线,让你能安心养病,而不必迫于经济压力提前重返职场。

三、还原真相:金融工具中的"特种兵"

先说清楚,我不是来洗地的。在金融工具的大家庭里,重疾险是个"特种兵",它的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

1. 唯一拥抱不确定的工具

其他金融工具都害怕不确定性:

- 股票基金:怕黑天鹅,一次大跌可能亏损50%

- 银行理财:现在收益率跌破3%,还要担心暴雷

- 房产:怕政策变化,流动性差

唯独重疾险说:"来吧,我就是为不确定准备的。"它用确定的保费,锁定确定的保障,专门应对那个"万一"。

2. 关键时刻的超级杠杆

虽然长期看总保费不低,但重疾险的精髓在于"关键时刻的杠杆"。

举个例子:第一年交费1.2万,如果不幸确诊重疾,立即获赔50万。这个时候,杠杆率是41.6倍。这个杠杆效应,会随着缴费年限增加而递减,但在前十年,它始终保持着10倍以上的杠杆。

3. 人性化的"安全网":保费豁免

这是重疾险最巧妙的设计。以轻症豁免为例:

假设小李买了50万保额,年缴1万。第3年确诊轻度甲状腺癌,获赔15万轻症保险金,同时后续27年的保费(27万)全部免除,保障继续有效。

这相当于用1万元保费,撬动了"15万理赔金+17万保费豁免+50万后续保障"的三重保障。

四、不吹不黑:说说它的"反人性"

我当然承认它的问题。它确实"反人性":

反人性1:要健康的人为未知风险付费,这违反人类追求即时满足的天性。

反人性2:缴费期太长,考验人的耐心和纪律。生活中约有5%会因为各种原因中途退保。

反人性3:认知门槛高,需要了解医学、金融、法律多个领域的知识。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份长达几十年的契约,恰恰也是它价值的体现。它用白纸黑字,强制你为未来的风险做准备。

五、理性决策的基础

我们来算几笔实在账:

如果拿这笔钱做投资:每年1.2万,定投20年,按年化6%计算,最终约44万。看起来不错,但问题是:你能保证20年雷打不动地定投吗?万一第三年就生病,投资账户里只有3.6万,够用吗?

如果存银行:每年1.2万,存20年,按2%利率算,最终约29万。安全是安全,但同样无法解决"保障前置"的问题。

重疾险的核心优势就是:从第一年开始,你就拥有了完整的50万保障。

六、最后聊聊:共识比说服更重要

说到底,任何工具都有适用场景。重疾险就像汽车的安全气囊,90%的驾驶时间里它都在"躺平",但就在碰撞发生的那一瞬间,它的价值远超你为它支付的成本。

您看到的是它的局限,还是它的价值,取决于您所处的角度和掌握的信息。

我写这些,绝不是为了说服您必须买。我的专业,不是为了改变任何人的想法,而是希望能和您达成一种"共识":

我们都承认人生有风险;我们都认同家庭财务需要规划;我们都明白了重疾险这个工具,到底是用来解决什么特定问题的。

只有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您做出的选择——无论是买,还是不买,才是一个真正理性、对自己负责的决定。

毕竟,成年人的智慧,不在于永远正确,而在于在了解所有真相后,依然能做出让自己不后悔的选择。

重疾险这个"坑",跳还是不跳,答案在你心里,不在任何人的嘴里。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1-4 21:50 , Processed in 0.0665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