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回复: 0

京东为何南下香港保险:科技巨头或许正在打开港险的想象空间

[复制链接]

835

主题

835

帖子

251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1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丨笃悠悠





根据香港文汇报信息,京东正申请香港保险牌照,并在Linkin和猎聘上放出多个招聘信息,包括“Insurance support 经理”等职位,要求具备“5年以上保险高客沟通经验”等能力,均Base香港。

同时,相关报道还指出,京东也正在招聘与资产管理、基金业务相关的职位。

联想到近期越秀集团全资收购香港人寿并拟再注资10亿港元,以及泰康香港子公司的筹备,和之前蚂蚁等在香港的布局,南下香江保险市场的资本,越来越多了。

这不奇怪。

2013年后,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热情持续攀升,尽管2020年至2022年受疫情影响,内地赴港投保势头有所减弱,但随着疫情的结束,两岸恢复通关,内地居民新造保费迅速反弹,2023年达590亿元,2024年达628亿元,逼近2016年727亿元的历史新高。

原因,无非是香港保险市场较内地市场独有的全球资产配置优势,及税收优势。这也是众多资本南下的根本逻辑: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供给,来撬动巨量的内地财富管理需求。

这当是京东南下港险的一大背景。

但也要看到,京东虽业务广泛,但相当一部分业务的根本逻辑,是赋能其电商主业,这是否意味着,京东此番布局,或许还有另一种可能?

还要关注的是,南下的资本中,似乎科技资本越来越成为一股核心力量,这对于香港保险市场,乃至两岸市场的交融,又意味着什么?



1

-Insurance Today-

京东香江探「险」,原因有二

既是客户画像使然

可能也是赋能主业所需

主打内地访客的财富管理需求,是行业对京东此次进军港险市场的一个直觉。从开篇提到的招聘职位看,这个直觉大概率是对的。

毕竟,内地访客购买的险种高度集中在财富管理领域,尤其是在内地低利率的环境下,寻求全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愈发强烈,这也是诸多港险销售人员主打的话术。

公开数据显示:2023至2024年间,内地客户新造保费中,终身寿险占比维持在55%-59%水平。

反观京东的电商客群画像,中高端当居多。这意味着有这样需求的人,数量可能不少。

公开数据显示:当前京东用户数已达6亿左右。其中,Plus会员数量约3500万。早年有报道显示,京东Plus会员中,60%来自一二线城市;2023年的一份报告显示,超半数Plus会员分布在高线城市。

如果依旧按60%的高线城市客户占比来估算,那如今京东Plus会员中,沉淀了2000万一二线城市里最具购买力的客群。

显然,这2000多万人中,有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的,可能不在少数。而内地赴港投保人群,从多份报道以及体感来看,同样多来自一二线城市。

京东核心客户画像和赴港投保客群画像的重叠,被外界认为这是京东进军香港保险的一大原因,也就不奇怪了。

但这或许并不是唯一的可能。因为京东各项业务的布局,几乎都是围绕电商主业展开。

比如,今年京东高调进军外卖等本地生活业务,根本目的是通过高频服务获取流量,整合产业链,反哺核心电商业务。

故而,理解京东为何要南下香港保险市场,还要从京东自身的主营需求看。

从业务层面看,2024年以来京东持续加码香港地区业务拓展,今年8月完成对港岛本地连锁佳宝食品超市的收购…

业务的扩大,必然产生新的保险需求,尤其是服务支持方面的需求。从其内地经营看,推出的诸多退换货、不好吃就赔等服务,无不需要保险在背后做支撑。

从财务角度看,尽管2024年京东总收入高达1.16万亿元,但经营利润率仅3.3%,从财务角度看,显然对毛利更高的业务存在需求。

而服务类收入,就是其中之一。从总收入结构看,商品销售收入约9280.07亿元,同比+6.5%;服务收入2308.12亿元,同比+8.1%。

可见服务收入在京东总收入中的占比,并不低,且增速还高于销售商品的收入。

如此,京东大力发展保险这类高服务溢价业务,进军热火朝天的港险市场,也就不足为奇。同时,京东在香港还同步招聘“资管产品总监”、“金融业务经理”等职位,显然,其在港的布局,不止于此。

2

-Insurance Today-

资本南下香港保险并不稀奇

但和之前的地产资管相比

科技公司的港险故事更具想象空间

内地资本南下香江,京东并非头一个。内地资本对香港保险的热忱,也并非近两年才开始的。

除了国寿、中银、人保、中再以及土生土长的太平外,内地资本涉足香港保险,早在2015年的时候就已开始。

最早的一波,是资管和地产公司。比如2015年九鼎集团107亿港元收购原富通保险全部股权;泰禾集团2017年收购原大新人寿,后更名泰禾人寿。

特点,和地产商拿地一样,四个字:高举高打。通过高溢价收购,快速获取保险牌照和市场份额。

但没过两年,受宏观因素影响,地产商都不行了。手里的保险公司股权,要么卖了,要么砸手里了,保险公司也被保监局监管了。

2018年12月,九鼎集团以215港元的价格出手富通保险全部股权,周大福集团接手,后来改名为周大福人寿;2024年7月,香港保监局宣布“委任共同及各别经理全面接管泰禾人寿的事务及财产”。

后来进入港险市场的,则主要是科技公司。

2017年

云峰金融牵头的财团拿下了万通亚洲,后更名为万通保险,借助蚂蚁银行香港开展一站式的线上投保业务;

2018年

腾讯联合高瓴资本拿下英杰华香港业务,重组为Blue,定位为纯线上保险公司;

2020年

众安同富邦保险一起,在港拿下线上寿险牌照,推出ZA insure。

2021年

腾讯旗下赋诚再保险获得长期保险牌照,在港业务进一步扩大。

这是否意味着,一场由内地科技力量主导的,对香港传统金融生态的重塑,已经开始?

虽然香港保险机构众多,但金融科技力量和内地相比,较为薄弱,许多传统公司仍严重依赖代理人团队。香港保监局近年也推出了“保险科技沙盒”、纯数字保险“快速通道” 乃至“开放API平台”,积极鼓励创新。

而且,香港保险市场用金融科技提升销售效率的空间,可能比内地市场大得多。原因在于,愿意投保港险的内地客户,其需求是自发的,对保险也有一定程度的认知,无需像内地保险市场一样,需要大量的“地推”人员激活保险需求。

尤其还要看到的是,内地科技头部公司拥有极强的数字化基建能力,比如阿里的Alipay HK,已成为重要的支付平台,这意味着庞大的用户基础,自然也就有着更大的想象空间。

3

-Insurance Today-

要理解南下资本的逻辑

或许要从香港这个金融中心的层面

才能看懂香港保险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南下的,不仅有买保险的人,还有卖保险的人。

今年8月18日,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2024年数据显示,保险渗透率达18.2%,冠绝全球。

香港保险,为何如此吸引人?

诚然,不少人对港险颇有微词,但抛去主观的成分,应当思考的是,保险在这一东西方交融的国际金融中心,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原因,在于保险业天然涉及长周期的资金配置和风险管理,需要既掌握国际投资渠道又贴近本地客户信任。

这使得香港保险成为连接国际市场和中国内地需求的理想载体。

一方面,香港保险公司将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通过分红保单等形式反馈给保单持有人;

另一方面,内地投保人在香港购买保单,不仅获得全球保障和服务,也为香港带来了可观的保费收入和资金沉淀。

事实上,香港保险的发展成果,也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内地保险需求的溢出。

随着2003年内地“个人游”计划的推出,尤其是2010年之后,内地中高收入、高净值人群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资产多元化配置、海外教育规划等需求集中爆发…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内地赴港游客新造保单规模持续上升。

总结下来,就是香港保险,发挥了连接海内外的作用。

这也是香港特区,对自身定位的缩影。

2015年,时任香港特首梁振英说,香港是中国内地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

近年来,现任特首李家超在「超级联系人」基础上,提出了「超级增值人」的新定位,这意味着,香港已经成为内地资本在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的重要舞台,一个用中国方案解决东南亚乃至世界需求的舞台。

中国的科技公司,对金融领域的赋能甚至是颠覆,所带来的支付效率、资金流动效率的提升,就是中国方案解决世界需求的一大典型。

回到保险领域,中国方案不仅在改变香港保险业态,也开始对港岛需求,产生了明显的虹吸作用:

有公开数据显示,来内地养老的香港老人数量,或已超十万。

这样一种在两地人民需求驱动下的市场融合,已是青萍之末。这意味着,如今两地保险市场进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互联互通阶段,资本、服务、需求、产品、经验乃至监管,正在全方位的交融…

7月30日,香港保监局主席姚建华北上拜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双方就两地保险业发展、发挥香港作为环球风险管理中心功能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并就深化双边监管合作交换了意见。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等互联互通机制的不断完善,香港保险市场,或许将成为一个深度嵌入大中华区财富管理生态系统的关键枢纽,甚至成成为中国“双循环”战略中一个重要的风险缓冲区。

战略意义,重大。

理解这一融合,可能,就能理解如今香港保险市场正在发生的事,以及这一市场、甚至是中国保险市场的未来。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腾讯企鹅号 | 新浪微博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站 | 快手 | 西瓜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31 07:51 , Processed in 0.0364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