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2|回复: 0

【深度解析】别再盲目跟风!香港保险逻辑全解析:哪些人血本无归,哪些人稳赚10%?

[复制链接]

919

主题

919

帖子

276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67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文雨,现为明亚保险经纪浙江分公司夏芳团队合伙人,名人堂会员、中国个人寿险规划师,服务客户500+,联系方式微信/手机15858295568

坐标:杭州,浙江大学硕士,10年大型国企、互联网大厂、独角兽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经历

服务特点:用有趣的语言提供严谨的专业能力和细致的服务态度,帮您设计保险方案。

想快速了解我和明亚,可以看《35岁浙大硕士为何放弃互联网大厂转行卖保险?》

这是本公众号的166篇文章,

全5000字,完成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欢迎点赞、分享和咨询。

一、引子

最近,随着通关日益便利,

内地朋友赴港投保的热情再度高涨。

朋友圈里充斥着“7%复利”、“美元资产”、“财富传承”等诱人字眼,仿佛香港保险就是那个能让资产“滚雪球”的魔法棒。

然而,信息的碎片化和销售的狂热化,

往往掩盖了事物的全貌。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经纪人,

我见过太多客户因为信息不对称,

做出了与自身需求不匹配的决策。

因此,今天我想写的不是一篇推销文,

而是一份基于最新数据和真实案例的深度研究报告,

希望能拨开迷雾,

带你看到一个真实、立体、机遇与风险并存的香港保险世界。

二、风口浪尖的香港保险:魅力何在?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香港保险的独特优势,

这也是它能持续吸引全球资金的核心原因。

1、全球化资产配置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保险产品多以美元或一篮子货币计价。对于希望分散单一货币风险、配置美元资产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简单直接的途径。
2、潜在的更高回报得益于更成熟的资本市场和更广泛的投资渠道,香港储蓄分红险可以投资于全球股票、债券、不动产等,其长期预期收益率普遍设定在年化6%-7%的水平。
3、成熟的监管体系与高透明度香港保险业监管局(HKIA)对行业进行着严格的监管。特别是从2024年1月1日起,保监局实施了更严格的信息披露指引,要求保险公司官网公布过去长达30年的分红实现率。

名词解释:什么是“分红实现率”?

它指的是保险公司“实际派发的非保证分红”与“计划书演示的非保证分红”的比率。

如果比率是100%,说明公司兑现了当初的预期;

低于100%,说明派少了;

高于100%,则意味着超额完成。

根据2024年各家公司陆续公布的数据,

主流大公司如友邦、保诚、宏利等,

大部分产品的分红实现率都接近或超过100%,

显示出市场整体的稳健性。

例如,友邦的王牌产品“充裕未来”系列,

近年实现率基本在97%至106%之间徘徊。

这给了市场很大的信心。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你可以闭着眼睛随便买?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魔鬼,往往藏在细节里。



三、揭开产品的面纱:你买的到底是哪一种“香港保险”?

很多客户都说想买那个“7%收益”的产品。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只是香港储蓄险中的一种。

在我看来,90%的销售人员都倾向于推荐这类产品,

导致客户的视线被严重遮蔽,错过了可能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香港的储蓄分红险,按其风险和收益特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2类:

1、第一类:高分红、低保底型(市场主流,预期收益6%-7%)

这就是大家最常听到的“明星产品”。

它的特点是保证部分的现金价值(即保底收益)非常低,

但预期总收益很高,绝大部分收益都来自于非保证分红。
(1)适合人群对未来收益有较高期待,风险承受能力中等偏上,且有足够耐心进行长期投资(至少15年以上)的投资者。(2)风险提示由于高度依赖非保证分红,其收益会随着保险公司投资组合的表现而波动。如果全球经济环境不佳,实际收益可能远低于预期。你看到的美好数字,仅仅是“预期”。

2、第二类:高保底、稳健增值型(市场上的“沧海遗珠”)

这类产品恰恰相反,它牺牲了一部分潜在的超高收益,

换来了更高的确定性。

正如我在与客户沟通中提到的,

“有的保单在投保的那一刻,

保证部分的现金价值就有总保费的80%”。

这类产品长期预期收益可能在4%-5%左右,胜在稳健。

持有十年加上分红达到5%左右年化收益是大概率事件。
(1)适合人群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追求资金的绝对安全,主要目标是为子女教育、个人养老等刚性需求做长期、确定性储蓄的朋友。(2)风险提示由于其演示的“预期收益”不如第一类产品吸引眼球,很多追求业绩的销售人员不愿意主动推荐。

四、真实世界的数据与案例:是天堂还是地狱?

空谈理论不如看真实案例。承诺很丰满,现实又如何?

1、正面案例:耐心者的胜利

网上不乏一些成功案例。

例如,有客户在2016年投保了友邦的“充裕未来”计划,总保费1000万美元。

到2023年第7个保单周年日,其实际总现金价值比计划书的预期还高出约12.96万美元,

总价值履行比例超过100%,回本时间甚至提前了一年。

另一位客户同样在2016年购买了“充裕未来”,

8年后(2024年初),其实际现金价值也超过了预期,

非保证部分的表现尤其出色。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在过去几年的市场环境中,

头部公司的优质产品的确兑现甚至超越了承诺。

但请注意,这些都是长期持有的结果。

2、【负面案例:风险的冰冷一课】

然而,并非所有故事都有美好的结局。

(1)分红不及预期的失落

有客户反映,自己投保的友邦“充裕未来”产品,

在持有到第8个年头时,发现实际分红比计划书中的预期要少。

另一位保诚的客户也遇到了类似情况,持有6年后发现实际收益低于预期。

更有甚者,一位先生在2019年购买的某款产品,

原计划第8-9年回本,

但到了2024年,

最新的计划书显示回本时间被推迟到了第11-12年,

第10年的预期现金价值也从22.6万缩水到了18.4万 。

这生动地诠释了“非保证”三个字的重量。

这些案例的对比,清晰地告诉我们:

香港保险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

而是一个需要根据个人情况精挑细选、并做好长期准备的金融工具。



五、终极避坑指南:销售不会主动告诉你的4个秘密

综合以上分析,我为你整理了这份“避坑指南”,

请务必牢记。

1、第一坑:忽视“时间”这个最大的成本

香港保单的增值周期一般都很长,普遍存在封闭期。

对于主流的储蓄分红险,

如果你没有持有超过10年的耐心和打算,

那么你的最终收益很可能连银行定期存款都不如,

甚至会因提前退保而承受本金损失。

这是最基础、也最容易被销售话术中对未来美好收益的描绘所掩盖的一点。

在任何签约前,请扪心自问:

这笔钱,我能确保10年、15年甚至20年不动用吗?

2、第二坑:陷入“信息茧房”,只看到“明星产品”

正如前文所述,90%的保险销售都会主推高预期收益、高分红的产品。

这导致了大量风险偏好较低的客户,

也买入了与其需求不匹配的高波动性产品。

请务必让你的经纪人为你全面介绍不同类型的产品,

包括那些“保证成分”更高的稳健型产品,

并解释它们各自的优劣和适用场景。

一个专业的顾问,应该以你的需求为导向,

而不是以产品佣金为导向。

3、第三坑:轻信“即刻提现”的诱人方案

你很可能会在销售环节中看到类似 “五年缴费,第六年开始每年领取保额的4%”

这样的利益演示。

听起来像是马上就能产生现金流的“小金库”。

但真相是,这完全是建立在未来“分红实现率为100%”的理想假设之上的。

在实际操作中,这是一个风险极大的行为。

如果在保单前期,分红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强行提取,无异于“杀鸡取卵”,

会严重透支保单未来的增值能力,导致后期收益大打折扣。

4、第四坑:迷信“分红实现率”就是一切

虽然分红实现率是重要指标,但不能把它和产品好坏直接划等号。

原因有二:
1、投资标的不同不同产品,甚至同一家公司的不同产品,其背后的投资策略和资产组合都可能不一样。A产品实现率高,不代表B产品就一定高。
2、要看长期数据短期(如3-5年)的实现率参考价值有限。我们应重点关注那些已生效8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保单分红数据,因为这些数据更能真实地反映保险公司在不同经济周期下的长期投资和风控能力。

六、结语:保险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

写到这里,我相信你对香港保险已经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

它绝非洪水猛兽,也非万能神药。

它是一个优秀的、成熟的金融工具,

但工具能否发挥价值,取决于使用它的人。

我们配置资产,规划未来,其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

是追求纸面上那个最高的IRR(内部收益率)数字吗?

或许是,但又不全是。

愿我们都能在财富的规划中,不被焦虑和贪婪左右,

保持一份清醒和耐心,像一位智慧的农夫,静待时间的玫瑰。

关于保障规划咨询,

可添加微信号Qdd257qq,

或扫描下图二维码,

为您量身定制详细的方案。





个人微信号|Qdd257qq

往期文集:保险经纪人篇:

《35岁浙大硕士为何放弃互联网大厂转行卖保险?》

《如果这些电视剧里都有保险经纪人》

《转型保险经纪56天,我还好吗》

《《蛮好的人生》隐藏的财富密码:保险经纪人如何让普通人年薪百万?》

《大厂HR转型保险经纪一周年,让我活下来的原因》

保险理念篇:

《买保险需要理由吗?》

《如何才能一夜之间“身价千万”?》

《三张图讲清楚如何科学分钱》

《预定利率到底是个啥》

《别再‘裸奔’!有公司团体险为何还需个人险?》

《抄作业啦!年轻爸妈必看:四步搞定孩子意外+医疗+重疾+教育金,省钱又省心》

《比地震更可怕的是不懂如何对所爱的人负责到极致》

《银行代销VS保险经纪:穿透迷雾,看清家庭保障的本质选择》

《外卖小哥都有五险了,你的家庭保障还在“裸奔”吗?》

《中美关税暗战升级:4个账户+5大险种,打造家庭资产防弹衣》

《当癌症撕碎体检报告,能托住生命的只有这四张保单》

《医生说你没事,保险公司却拒保/拒赔?体检报告的隐藏陷阱》

《时间的朋友:为什么保险公司是长期投资的终极赢家?》

《万亿"压舱石"入市:你的保单正在改变中国经济》

储蓄险篇:

《别乱买了!一次搞清楚买养老年金还是增额寿》

《你好,我有一个方案,我要在网上问问~》

《别踩坑啦!年金险买错多亏几十上百万!》

《揭秘万能账户:保险投资新宠?优缺点全解析及投保指南》

《揭秘分红险奥秘:保障与收益并存的智慧之选》

《分红险末班车!筛选逻辑分享助你正确锁定财富增长》

《红利盛宴即将落幕?中邮悦享盈佳分红险,把握最后上车机会》

《避税神器,中荷互联网岁岁享2.0护理保险》

《养老还是快返?一文读懂年金保险的选择之道》

《90%家长不知道:压岁钱这样存,孩子30岁多领50万》

《两会热词“中长期资金入市”背后,如何用分红险为你的资产加装安全锁?》

《诺贝尔奖得主忠告:晚年生活质量由现金流决定!200万买房还是买养老金?3大数据揭示终极选择》

《穿越周期,稳健增值——同方全球“传世乐享”:家庭财富守护新选择》

《保险为何成抗通胀黑马?》

《低利率时代生存指南:3种躺平也能跑赢利率下行的"时光机"》

《家庭财富管理的通关指南——从风险防御到财富自由》

《你的存款储蓄正在被偷走!储蓄险5大销售陷阱大揭秘》

《房产信仰崩塌后,中产在保单里寻找安全感——一场静悄悄的财富保卫战》

《中产家庭:金融房产成财富安全新刚需》

《30万存款的魔咒:98.5%家庭难逃的财富黑洞》

《娃哈哈家族340亿遗产争夺战:揭示保险金信托的终极价值》

《比黄金更稳的资产:为什么大家都在用保险做财富"压舱石"》

《独生子女竟不能继承父母房产?杭州小丽案揭露传承盲区,保险成破局关键》

《1.99%时代来临:你的保单将缩水百万?》

养老险篇:

《未雨绸缪!如何防范“老后破产”?》

《公务猿朋友十年约定已到》

《30岁养老规划方案推荐》

《35岁养老规划方案推荐》

《40岁养老规划方案推荐》

《45岁养老规划方案推荐》

《客户说她真的可以提前退休了!》

《告别退休焦虑,每月近万,提前享受金色年华!》

《高领取、高收益、高端养老社区,高端养老生活你值得拥有!》

《延迟退休下,你的养老金够吗?揭秘个人养老险新选择:君龙龙抬头龙行版A款,越老越有钱的秘密!》

《养老年金险大比拼:哪款产品最适合你?》

《2.5%预定利率下,养老年金险买不买?一文读懂!》

《不再纠结!养老年金险选购组合策略大揭秘!》

《养老新选择!养老年金险预定利率突破3%,星海赢家火凤版引领潮流》

《养老金领取早晚有讲究,一文读懂如何规划!》

《国家队年金险,灵活+保障,打造终身财富守护计划》

《养老金险涨价在即,这些养老年金产品值得一看!》

《80后养老至少需要300万!年终奖这样存,60岁后躺着领钱》

《养老年金险选购组合策略大揭秘!》

《用保险提前锁定30年后的花园房?——养老社区的“未来之战”》

《2.5%预定利率下,养老年金险买不买?》

《养儿防老已过时?独生子女父母的自救指南》

《年薪百万不敢送父母进养老院?比房价更刺痛中年人的真相》

《社保养老金涨不动了?2035枯竭预警下的养老自救指南》

《退休金不够花?终身现金流的秘密武器》

《退休月入2万还是500?你的养老金金字塔缺了哪一层?》

《社保/年金/商业养老金的税负真相:有人退休多领50万,只因做对这步》

《预定利率将跌破2%!养老年金的最后一班车,错过再无》

重疾险篇:

《重疾险避坑系列——理念篇》

《重疾险避坑系列——隐藏的时间线》

《重疾险避坑系列——复杂的数量组合》

《重疾险避坑系列——能谈“投资回报”吗》

《告别选择困难症!御享欣生2024:重疾险中的多边形战士,轻松拥有全面保障!》

《重疾险多边形战士归来!工银安盛御享欣生【龙腾版】,轻松拥有全面保障!》

《现在的重疾险这么卷,我要不要把以前买的换了?》

《重疾险配置指南:用5个真实案例+理赔数据,教你避开90%的坑》

《血泪教训!90%的人买重疾险踩这3个坑,理赔时倒贴5万》

医疗险篇:

《被低估的医疗险》

《乳腺结节,如何选择医疗险?》

《甲状腺结节,如何选择医疗险》

《肺结节,如何选择医疗险》

《安利一款天花板级别的中端医疗险》

《医疗险续保迷思大揭秘:保证续保背后的真相与选择策略》

《众民保:高龄、既往症者的福音,医疗保障新选择!》

《医保DRG改革后,看病和买保险有哪些变化?一文说清!

《中端医疗险悄然走红:为什么精明人开始放弃百万医疗?》

《医疗险≠万事大吉!给宝宝加购重疾险的5个血泪教训》

《好医保升级了,我的医疗险要换吗?》

《医保局官宣后,没买保险的人可能吃大亏!丙类药支付真相》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31 07:57 , Processed in 0.0380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