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回复: 0

抢滩香港保险!腾讯、阿里为何重金下注?

[复制链接]

921

主题

921

帖子

277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73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Winnie是你的一个活在当下,又擅长用投资和存钱增援未来的朋友。作为港险从业者,经常有客户来问我:“马云买的是哪款分红险?”“腾讯投资的保险公司是哪家?”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顺便分析一下,这些互联网大厂投资的保险公司实力到底怎么样,有没有“羊毛”可以薅?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能从中获得启发,为自己的投资和保障规划提供参考方向。互联网大佬们布局金融,几乎是一种必然。而在各类金融机构里,真要论起实力,保险资管在可调动的资金规模和投资渠道上,都是体量最大、路子最广的“老大哥”。正因如此,我们看到蚂蚁、腾讯联手平安在2013年共同发起成立了众安在线,这也是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并在2017年成功于香港上市。当然了,大佬们不会停止继续探索的步伐,很多人都知道,2019年4月,马云赴港买了一份万通的美元保单,实际上马云不仅买了这份保单,他透过云锋金融,收购了万通保险亚洲60%的股权,马云布局港险甚至说布局香港之路,其实更早就开启了...

01Jack Ma和万通保险很多人一听“云锋金融”,第一反应就是“哦,马云的!”这么说对,但也不全对,给大家捋一下这个关系。2010年,马云和聚众传媒的创始人虞锋创立“云锋基金”,准备找个“壳”,拿入场券2015年,云锋看中了香港一家老牌券商——瑞东集团。这家公司资历很老,1987年就上市了。云锋基金花了近27亿港元,买下它超过一半的股份。这一招很关键,相当于直接拿到了现成的香港金融牌照,有了在市场上“玩游戏”的资格。光有券商不够,得拿下“王牌”之后,真正的“大招”来了,云锋通过收购,一举拿下了万通保险亚洲60%的股权,成为它的控股股东。这才是战略核心!说明马云的团队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把保险业务作为未来的顶梁柱。保险业务成了“赚钱主力”事实证明,这步棋走对了。收购万通之后,保险业务的收入撑起了云锋金融总收入的九成以上,可以说是绝对的“业绩担当”。

这笔收购像是一场双向选择:云锋需要万通的保险业务做实根基,而万通也看中了马云背后的广阔内地市场,可谓互相“借力”。说到这里,这位让巨头青睐的港险“优等生”万通,到底是什么来头?万通的母公司美国万通是底蕴深厚的百年金融巨头,2024年财富500强排名第102位。2019年的合作是真正的强强联手:云锋金融收购其亚洲业务60%股权,而美国万通也反向参股云锋金融,并吸引了蚂蚁、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等顶级投资方。

说到底,大佬用自己的钱投票,就是最硬的“活广告”。那么,这份保单和它背后的万通保险,在实际表现上究竟值不值这个“广告位”?那可太值了!马老师购买的这份保单叫做“万通富饶传承”,下面是它的表现情况:

从实际表现来看,万通确实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总现金价值实现率稳定达成100%预期,若再算上前两年汇率上涨的优势,实际收益甚至比预期更可观。虽然马云购买的“富饶传承”已停售,但新升级的“富饶千秋”在产品力方面更具竞争力:提取更灵活、收益更高、预期回报达6.5%,人民币/美元保单收益一致,还支持终身年金转换……可以说,万通在分红险这条赛道上,确实越走越稳。这边Jack Ma在港险市场高歌猛进,另一边的Pony Ma又怎么会缺席?02Pony Ma和微蓝保险如果说马云收购万通是一种“资本控制式”的强势布局,那么腾讯则下出了一手“科技赋能”棋。腾讯没有选择直接收购一家传统险企,而是走了一条更轻便的路径:联合顶级投资机构高瓴资本,打造一个全新的物种——香港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微蓝(Blue)”。

2017年,高瓴资本、腾讯、英杰华集团,合资成立富卫人寿保险(百慕大)公司,投资完成后,富卫利用新的资源,在 2019年 正式推出了纯线上保险品牌 Blue,2019年5月,Blue获得了香港首张虚拟保险牌照。2020年,英杰华集团退出亚洲,Blue由腾讯和高瓴进一步增持,成为绝对控股股东。有没有人听过富卫集团?没错就是李嘉诚次子李泽楷的富卫集团,旗下有富卫人寿保险(香港)有限公司,以传统模式服务客户,而富卫人寿保险(百慕大)公司以及他的子品牌Blue,则全力开拓新市场。进展如何呢?这么说吧,Blue也知道自己是后起之秀,并且没有保险代理人,所以推出了主打高预期、快回本的产品占领市场,比如Go息宝2。举例,20,000美元x2年缴费,第3年保证回本 ,算上折扣第5年保证金额就有119%,预期金额更是高达128%,期满预期金额高达320%!你要问为什么只有像立桥、BLUE这样的新兴保险公司愿意出这样高保证、短期高收益的产品,老牌保险公司为啥不愿出?两个原因:第一就是,老牌保司已经有了一定的客群,犯不着这样贴本赚吆喝;第二,香港迭代了偿付能力监管体系,高保证的产品,要求对应的责任准备金也高,这类产品卖多了,会使得保险公司资金灵活性受限,影响自己的偿付能力。BLUE财大气粗、豪横!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50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和监管要求,所以才有这样的产品来薅羊毛。03万通的“好霸霸”当然了,万通背后的“霸菱资管”也是隐藏大佬,万通分红险的实现率能够长期保持90%以上,依赖霸菱管理的固收资产提供底层支撑。

这么牛逼的霸菱,和万通的关系相当密切,万通既是霸菱的老板,也是霸菱的客户。霸菱管理的保险资金规模2619亿美元,保险客户有188个。除了万通,像保诚、友邦、安盛、宏利也都是霸菱的客户,(但咱们万通的管理费可比其他公司低多了,这也是消费者可以占到的便宜)。不仅如此,霸菱资管也是国内社保基金认可的投资机构。并且在2020年推出中国境内首支债券私募基金,专注于中国固定收益市场。

你看看,霸菱参与了中国内地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万通又是香港强基金、澳门央基金的管理人之一。也就是说,万通是唯一一个参与到两岸三地养老金金业务管理的保险机构。

总的来说,霸菱很厉害,非常擅长固定收益类资产管理。而万通呢,80%以上的资产配置都是固收类,其中99%都是霸菱在管理。所以,买万通,相当于在买霸菱...说了这么多故事,两位马老师在港险这件事上是认真的,背后也有着布局香港的战略意义,随着内地居民全球化配置意识觉醒,香港投资范围覆盖全球市场,长期收益潜力显著优于内地同类产品,对咱们投资者而言,势必会有更透明优质的产品选择,借着大公司的投资能力,乘上财富增值的快车!欢迎大家跟我交流财务规划,拉平信息差,理财不迷路!

往期文章

内地储蓄险比香港储蓄险稳健?看完这篇再说!重疾险选香港or内地?看这一篇就够了!谁在贷款买保险,玩转12%高收益!程序员的财富自救指南(一):投资第一要务程序员的财富自救指南(二):学会给人生加杠杆我是Winnie,更多财务规划加我:Ich_bin_Winnie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10-31 10:50 , Processed in 0.0390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