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回复: 0

DRG医改后,百万医疗还值得买吗?

[复制链接]

187

主题

187

帖子

5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1
发表于 前天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卡苏说:

这篇文章我和发小一起准备4个月了。起初是医疗DRG改革后有群里朋友问我:以后看病花不了多少钱了,还要继续付全家的百万医疗吗?

我和发小带着这个问题看了不少资料、问了不少身边保险从业者,还争吵了几次——每次发小给的建议都是“继续买”,每次我都会跳起来,总觉得他是站在从业者角度思考问题,总觉得继续买不一定划算。

最终我被他说服了(具体看文章)——百万医疗确实还得买,但建议买那种在未来更有用的(具体看文章)。
这篇文章我改了又改,目前很短了,结构很清晰:1️⃣什么是DRG医改?2️⃣百万医疗还值得买吗?3️⃣保险经纪建议此刻买哪种?这三点我认为在目前医疗改革过程中,我们每个人应该在了解和思考后,为全家老小做出家庭经济可承受的购买选择。这是我同意用公众号发这篇文章的原因。但是具体的购买建议,因为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不同,建议大家咨询专业的保险经纪(可以问自己已经合作的保险经纪,也可以在文章结尾添加我发小的联系方式。)
什么是DRG医改?
2024年12月14日,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上,国家医保局明确了2025年医保工作的八大重点。



其中第二点提到“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构建以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和医保大数据为支撑的医保基础设施及核心服务能力,完善基本医保三重保障制度梯次减负功能,积极支持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差异化发展,推进慈善等其他保障力量发展。”

医保改革对于所有咱们老百姓来说一定是好事,因为还有太多人看不起病,医改以后会降低医药费用,对于低收入人群,这个兜底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但这也确实是一个全新的需要我们摸索的就医方式。当DRG改革全面推行后,我们通过社保身份进行就医时,就像下面这张图片里说的——每种疾病都有治疗费用标准,医生的脑袋里始终要计算自己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否有超过DRG的限制费用

- 选择成本较低的药物、缩短住院时间

- 面对复杂病情时,在治疗方式、治疗器械、治疗药品之间做出取舍和平衡



百万医疗还值得买吗?
那么,当我们在公立医院普通部就诊时,我们有机会跳出DRG方案吗?比如我们跟医生强调选用自费的药、贵的药,行得通?

有难度——因为公立医院普通部不用医保进行就医的比例非常低,进口药、原研药这些相对高价的药,医院不一定会进货。

医改的趋势不会变,在这个转换期间内,我们如何更好的为自己和家人争取更为全面的医疗药品、器械、治疗手段呢?在充分了解医改方向的情况下,结合我们自身家庭的年收入、可承受风险,选择一款跟家庭情况匹配的商业保险,是可以有效降低家庭风险的。

首先,我们先再一起看一下目前市场上的商业医疗保险(针对医药费补偿)类型:

1、各个省市自己的普惠型医疗险:定价百元上下,属于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产品,适合人群为收入低or既往病史多or年龄高无法买其他商业医疗保险的人群;如果不差钱,每年200元,多买一个托底也是可以的。

2、百万医疗:这是在这次医改之前最为广泛选择的商业医疗险类型,可以帮我们分担医保结算后自付1万元以后的医疗费用,医保范围外的医疗费用也可以报销,就医报销的前提就是要用社保身份就医。30岁人群三四百元保费,60岁人群2000元上下。

但DRG普及后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百万医疗还有必要买么?

从账面看:DRG规定的价格非常普惠,医保报销后自费部分并不高,这样的话,坚持买20年百万医疗,按每年平均800元算,20年要花1.6万,是不是买百万医疗就不划算了?因为最终报销的金额相较于医改前非常有限了?

当你的经济能力不足以购买中、高端商业医疗保险时,我建议大家一定要购买一份百万医疗,主要用于抵抗癌症风险——目前百万医疗可以用于购买医生开出的癌症进口靶向药,且不受DRG限制。

癌症在现代社会属于高发疾病,我们应该直面癌症的患病可能性。癌症的进口靶向药都相对贵且绝大部分自费,我们应该通过为自己和家人配置商业医疗保险来规避这部分的自费风险。

3、中端医疗:价格根据年龄和免赔额度的选择,保费每年在1000-4000元之间。这次想推荐给大家的正是这类产品。中端医疗在享有百万医疗全部服务的同时,

① 可以跳出DRG限制,在公立医院的特需部和国际部就诊,可以选择单人病房;

② 享有医疗增值服务,包括重疾挂号、就医咨询、三甲医院二次诊断建议、住院及手术绿色通道等;

③ 有医疗费直付和垫付功能,就是说当确诊生病需要住院治疗时,保险公司和医院直接结算,不需要自己预付款给医院,免去患病后筹措就医资金的压力。

4、高端医疗:价格属于最贵的那种,因为增加了私立医院,并且不限于大陆地区的医院了。肯定是好,保障也全,但是价格贵——仅住院0免赔额的年费是8000-10000元之间(选择高免赔额可以降低每年费用),含门诊费用是20000-25000元之间,包含欧美医院的价格会再翻倍。

中端医疗有产品推荐嘛?

中端医疗保险作为介于基础医保和高端医疗险之间的产品,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值得我们选择:

1. 覆盖范围更全面

中端医疗险涵盖社保外的自费药、进口药、靶向药等,同时包含住院前后门急诊、特殊门诊(如肾透析、化疗)、门诊手术等费用。

2. 就医体验更灵活

不像百万医疗要强制社保身份就医(我们是否会一直缴纳社保,并不确定),中端医疗支持在公立医院的普通部、特需部、国际部就诊,部分产品也含个别私立医院。患者无需长时间排队,能优先预约专家号,缩短就医等待时间,尤其适合对就诊效率和环境有一定要求的人群。

3. 报销比例与额度更高

多数中端医疗险可实现社保目录内外费用100%报销(扣除免赔额后),年度保额通常在600-800万内,能应对大额医疗支出,避免因费用问题延误治疗。中端产品还提供住院垫付服务,无需自行垫付高额费用。

4. 性价比优于高端医疗险

如果只去公立医院就医,中端医疗和高端医疗没有区别。说实话,咱们在国内,大病还是得去三甲医院看吧。中端医疗的保费通常在每年几千元到万元不等,远低于高端医疗险,且无需承担高端产品中包含的海外就医、私人医生等高价服务成本,适合中产家庭以较低成本获得优质医疗资源。

5. 降低过度医疗风险

针对大病住院或手术,通过向保险公司申请预授权的方式,由保险公司的医疗团队协助确认治疗方式或手段是否合理,降低被过度医疗的概率。

6. 投保门槛相对宽松

相比百万医疗,中端产品对被保险人的健康情况有更多承保的可能,适合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考虑。

推荐三款中端医疗产品,各有不同,大家仔细看表格里的对比介绍,选择适合自己和家人的产品。



不同年龄段的价格参考:



以上三款产品中,欣享人生是可以家长带着小朋友以家庭为单位一起投保的,另外两款目前只有成年人可以投保。

预算允许的情况下,不同健康情况的个体,我推荐的三款产品中总有一款可以承保,无需担心被拒保。身体好就推荐MSH,体检异常较多有慢性疾病推荐众安,身体相对较好又希望选品牌知名度高的可以考虑平安。

我个人推荐MSH,我自己家已经在MSH续保7、8年了,我们选择的是3万免赔额一年不到4000元,从第一次购买到现在,保障内容和增值服务一直在不断增加,而保费几乎没有变化。医疗险这个市场越来越卷,对于我们保险消费者来说是大好事。

最后强调一下,中端医疗产品适合可以承受每年人均千元的医疗险支出、愿意为了提升就医速度和就医服务付费的家庭。医疗服务是一分钱一分货,一定是更好的服务和资源对应相对更高的保费,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安全线考虑,如果这个支出确实超出了家庭预算,那么就还继续买年人均几百元的百万医疗产品就可以,不要出现咬牙买中端,但意外失业断保的情况。

A卡苏说:

我自己买的MSH高端医疗,大叔和孩子买的MSH中端医疗,因为没出险,所以保费这七八年没涨反降——我买的不是承诺可以绝对续保的,好像市面上也没有白纸黑字承诺可续保的,大家自己判断斟酌。

以前中端医疗的年保额我记得也就200万,这几年竞争激烈,中端医疗真的是提高保额、降低保费,性价比越来越高,非常值得考虑。但中端医疗也有一个现实问题,就是40岁的保费好说,60岁以后,也真的是贵。

这是我发小的微信二维码:



有意愿购买的请先预付69元咨询费(咨询服务包含:保险产品介绍、保险方案推荐以及投保服务),购买产品后退咨询费。之前群里找他白嫖的朋友太多了,我实在不好意思了,我说让他收299元,他说69元就好,还望大家理解~~

最后说一句:保险越早买越好!别只算小钱。真查出来什么毛病,就真买不了了(或者得签约什么什么病不承保)。

历史文章

爱你,才给自己买保险

高端医疗险是给有钱人设计的?错错错!储蓄越少的人越需要高端医疗险!!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9-19 21:00 , Processed in 0.0567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