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回复: 0

香港保险:智绘全球财富新篇章,洞察其战略价值

[复制链接]

807

主题

807

帖子

243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31
发表于 2025-9-8 17: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来,香港保险市场再度引发广泛关注,坊间对其价值的评判褒贬不一,既有过度追捧的声音,也不乏刻意贬低的论调。这些现象背后,往往是信息不对称或流量驱动的考量。

作为一名深耕香港保险领域多年、亲自进行资产配置并秉持长期主义理念的金融专业人士,我将在此分享一些真知灼见,旨在提供客观视角,而非简单评判对错。

凭借独特的制度优势与市场活力,香港保险已成为国家金融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环。从《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持续深化,到跨境理财通的稳步推进,再到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的设立,以及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的探索,香港保险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政策红利。

政策红利与官方背书:香港保险的坚实后盾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党媒《经济日报》曾刊载一篇题为《香港保险为何全球瞩目》的报道,这本身就印证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显著影响力和吸引力。



内地对香港保险业的支持力度日趋增强,相关政策的落地节奏也显著加快。例如,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实施细则》首次提出探索建设跨境保险服务中心的构想;2023年6月,首个“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正式启动,开始试点香港保单的续期缴费与理赔等后援服务。紧接着,2023年11月发布的《关于支持香港保险业在内地设立机构的指导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保险公司在大湾区设立分公司”。



高收益之谜:揭秘其内在支撑逻辑

许多人对香港保险宣传中提及的年化5%、6%甚至7%的高预期收益感到困惑:这究竟是事实,还是针对内地客户的营销策略?

我在此明确告知,绝非虚言。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核心层面为您深度解读这一现象。



1、严谨的监管框架有效规范虚假宣传。

香港保险业受到一套极为严格的监管体系约束,其中包含两项关键的监管指引:GL16指引和GL28指引。



根据 GL16指引,保险公司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分红保单管理机制。这要求对非保证利益的分配进行公正审查,定期评估分红实现率是否符合客户预期,并妥善协调股东与保单持有人等多方利益。同时,保险公司还需向客户充分披露其分红政策、平滑机制及过往分红表现等核心信息。

而 GL28指引则着重确保,保险公司在编制利益演示文件时,所呈现的信息必须完整、准确、清晰,并且杜绝任何误导性内容。



至于市场热议的七月“限高”政策,这正是香港保险业监管局(IA)监管意图的体现。IA认为有必要设定统一的最低标准,以规范获授权保险公司在销售分红保单时,利益演示中所使用的演示利率上限。这些上限的推出,旨在有效遏制过于激进的投资假设,促进保险公司间的良性竞争,最终推动整个行业的稳健发展。

2、高预期回报源于全球多元化资产配置。

我们所持有的分红保单,其底层资产配置主要分为三大类:固定收益资产(Fixed Income)、权益类资产(Equities)和另类投资(Alternative Investment)。



就固定收益投资而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枢纽,不设外汇管制,这促使全球近半数的跨境借贷及国际债券以美元计价。各国主权实体、超国家发行机构以及全球知名大型企业,均在此发行美元债券。



如上图所示,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美元债券到期收益率可达6.135%,汇丰银行达6.215%,法国巴黎银行也有5.322%。这些债券普遍享有极高的信用评级,仅票息收益便能达到5%-6%。以某香港保险公司为例,其固定收益投资中,BBB级及以上的债券占比高达99%,这预示着极低的违约风险和极高的安全性。在债券投资的行业分布上,金融业占据最大份额,正如前文提及的工商银行、汇丰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发行的美元债券。紧随其后的是19%的政府机构债券,其中涵盖美国国债、中国国债以及部分欧洲国家债券。例如美国政府债券,10年期收益率为4.406%,20年期为4.914%,30年期为4.899%。





从上图可知,截至2024年12月31日,这家保险公司管理的资产中,超过77%的比例配置于固定收益资产。其中,北美地区占比43%,欧洲地区占比37%,亚太地区占比20%。因此,我们所持有的香港分红保单,其中60%-70%的资金都投资于这类投资级别的债券资产,且投资分布横跨多个地区和国家,普遍收益率在5%-6%之间。面对如此坚实的底层支撑,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保单的预期回报抱持信心。



尽管历经大萧条、互联网泡沫、次贷危机及全球疫情等经济冲击,但全球投资大趋势始终保持向上增长。

此外,我们持有的保单中,另类投资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涵盖了私募股权、对冲基金、风险投资、私募信贷、基础设施项目、农林地产等多元化类别。



以全球闻名的耶鲁大学捐赠基金为例,它正是另类投资领域的杰出实践者。该基金以其侧重另类投资而著称。1985年,被誉为“耶鲁财神爷”的大卫·史文森(David Swensen)掌管基金后,他大胆放弃了不必要的流动性,长期聚焦于非传统另类资产投资,从而获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在大卫执掌该基金的20年间,其年化回报率高达12.6%。



诚然,另类投资伴随着较高的风险与复杂性,通常要求投资者具备深厚的专业背景,并需投入大规模资金,准入门槛较高,投资周期也往往长达7至10年甚至更久。正因如此,它才能够捕获可观的超额收益。而我想强调的是,香港各大保险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极部署并参与另类投资。



市场没有“常胜将军”,每年的资产表现冠军各不相同。这充分说明,市场主题与资金偏好会随着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利率周期等多种因素持续演变。因此,长期“押注”某单一资产以求持续获胜的难度极大,其潜在波动和回撤也可能超出普通投资者承受范围。然而,当我们着眼全球,通过跨地域、跨资产类别、跨货币种类、跨经济周期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时,便能有效规避特定地区或市场因经济衰退、自然灾害或政治动荡给资产组合带来的冲击。这正是“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投资智慧体现,也是投资香港保险与普通个人投资者之间最显著的区别所在。

3、历史数据与客户实践充分印证高回报的可行性。

在我所服务的香港保险客户中,不乏七八年前乃至十多年前便已配置港险的早期客户,他们如今正积极寻求加保或再次投保。他们之所以选择复购或增额,无非是因为已从香港保险中切实获得收益,实现了财富增值,并且对过往的分红表现感到满意,符合其最初的预期。

此外,香港保险公司普遍采用分红平滑机制。这种机制能在投资收益较好时,将部分利润进行储备;而在投资收益不佳时,则释放部分储备,以此有效稳定保单分红的波动性。



上述图表展示了香港某保险公司自1990年至2024年间的市场业绩,其分红比例利率在逾三十年间始终保持了相对稳健的态势。



即便在2022年美股和美债“双杀”的极端市场环境下,分红账户的投资收益率曾一度录得-7.73%,但当年分配给客户的红利,却依然维持在6.00%的水平。

总而言之,在国家“双循环”战略与持续深化金融开放政策的共同驱动下,香港保险已超越单纯的“投资工具”范畴,正逐步升级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资产”。

对于内地居民而言,理性把握这一政策红利,并结合自身实际需求与风险偏好,通过合法合规途径配置香港保险,不仅是实现资产多元化布局的有效路径,更是参与国际财富管理的重要机遇。

正如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先生所言:“香港保险业正以创新为引擎,助力国家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金融体系。”

在此背景下,香港保险的深远价值,远不止于表面的数字回报,更在于其作为“超级连接器”所发挥的核心作用,为个人乃至国家的未来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核心观点提炼:一目了然

概括而言,本文所阐述的核心观点如下:
    香港保险业获得中国政府的高度认可与持续支持。香港保险宣传的高预期回报,拥有稳固的底层资产结构与严谨的投资逻辑作为支撑。香港保险的可靠性已通过大量客户实例与翔实的分红数据得到多方印证。

如何与我们取得联系?

一次专业的咨询,是开启高效沟通的第一步。



我们将根据每位客户独特的家庭状况、现有资产配置以及风险偏好,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为您量身定制一份既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又能实现全方位资产优化配置的合理方案。

我们深信,每一次专业交流与互动,都将成为您值得珍视的宝贵经验。



         本文不构成亦不应被诠释为向香港境外之任何人士招揽、要约、出售、提供、建议或游说购买任何保险产品。本文所载资料仅供参考,有关内容只属一般资讯,不可视为任何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邀请。如对本文的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向独立人士寻求专业意见。任何情况下,概不就本文内容的任何建议、意见或陈述而引至的直接或间接、特殊、附带、相应而生的任何损害、损失或法律责任承担任何责任。任何因未经本公众号授权而转载而带来的问题或纠纷均由转载方负责。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9-20 02:51 , Processed in 0.0370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