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回复: 0

香港保险的非保证收益到底靠不靠谱?

[复制链接]

813

主题

813

帖子

24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49
发表于 2025-9-8 17: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字数 1465,阅读大约需 8 分钟

最近后台私信快被问爆了:“销售说香港保险分红能到6%,但合同写着‘非保证’,这到底能不能信?”今天咱们就扒开这个“非保证收益”的真面目,让你避开多数人都会踩的坑。



先看个重要变化:2025年7月起,香港保监局给分红险的演示利率划了红线——港元保单不能超6%,非港元保单最高6.5%。这意味着以前那些宣传“7%收益”的计划书都得改了。但你造吗?这个“演示利率”和实际能拿到的钱,可能差着十万八千里。
非保证收益是什么?先搞懂“工资构成”

非保证收益其实就是保险公司给你的“绩效奖金”。保单收益分两部分:保证收益像底薪,通常只有0.5%-1%;非保证收益像绩效,能不能拿到、拿多少,全看保险公司投资表现。

内地分红险的保证部分能到2%左右,但演示收益不超4.5%;香港保单刚好反过来,保证部分低得可怜,预期收益却曾标到7%以上。这就是为啥大家觉得香港保险“收益潜力高”,但这个“潜力”能不能兑现,学问可大了。

香港保监局早就规定,非保证收益必须明确标注,而且“演示利率≠承诺收益”。2023年数据显示,四成香港分红险没达到预期水平,实现率在85%-107%之间波动。更有意思的是不同产品差异:储蓄险实现率大多在79%-103%,但重疾险能低到64%,最高却能到130%。这就像同一家公司,销售岗和行政岗的绩效波动天差地别。
实现率怎么看?重点看这组数据

判断非保证收益靠不靠谱,关键看分红实现率——实际派发金额÷计划书预期金额×100%。2025年头部公司表现不错,比如友邦“充裕未来·盈尚”第6年保单终期分红实现率飙到160%,但前5年复归红利普遍在79%-82%区间波动。



2024年香港保监局出了新规:只要是2010年后卖出且目前还有效的保单,保险公司必须在官网披露分红实现率,每年6月30日前更新。查询路径很简单:
    • 保险公司官网(友邦、保诚等都有专属页面)• 香港保监局官网→“保险统计资料”→“分红保单表现”

但千万别迷信短期数据:保诚某款产品前13年收益不如友邦,第14年突然反超。这说明实现率会随时间变化,看数据至少要拉够10年周期,尤其是保单持有超过20年的长期表现。2024年数据显示,保诚部分产品实现率最低仅3%,但最高能冲到1044%,波动极大;而安盛“智H系列”连续3年实现率稳定在100%,堪称“稳健担当”。
避坑三步走,实操指南来了

第一步:看穿销售的“话术陷阱”

常见套路比如“我们公司实现率超预期”,但可能只说最好的产品;或者“新规后6.5%就是上限”,却不提历史上有些产品实际收益超过演示利率。更狠的是无牌代理,内地严禁违规宣传香港保险,他们敢承诺“非保证收益能写进合同”,纯属骗你没商量。
第二步:掌握“三看原则”

    • 看数据:去香港保监局官网查同类型产品近10年实现率,重点看长期保单表现,别只盯爆款。友邦近5年储蓄险实现率在97%-107%,保诚则在79%-97%波动。• 看机制:英式分红(保额增长)像基金定投,长期复利潜力高但提前退保可能打折;美式分红(现金派发)灵活但收益空间较低。简单说,想长期锁利选英式,要灵活用钱选美式。• 看公司:优先选承诺“90%可分配盈余给投保人”的公司,比如保诚、安盛。还要关注平滑机制——友邦2022年投资亏了300多亿,靠储备金照样发了200多亿分红;而保诚平滑机制较弱,收益波动更真实反映市场情况。
第三步:做好资金规划

香港保险本质是长期投资,5年内退保大概率面临资金缩水。建议用“5:3:2”法则配置:50%资金买保证收益产品打底,30%配置香港储蓄险(选实现率稳定的),20%留作灵活资金应对汇率波动。毕竟保单以美元/港币结算,万一人民币升值,实际到手收益会受影响。

这里必须提醒:所有分红都受市场波动影响。保险公司的“平滑机制”能削峰填谷,但不是万能的。去年就有产品因为债券市场动荡,实现率跌到80%以下。记住,长期持有15年以上,友邦、安盛等公司的复利收益才更可能接近预期。

说到底,非保证收益不是洪水猛兽,但也绝非躺赚神器。它更像一场长跑,靠谱的保险公司能带你稳定跑到终点,而盲目追求高演示利率,可能刚出发就摔了跤。下次再遇到销售说“我们收益高”,你就问他:“能先给我看看保监局官网近10年的实现率报告吗?”

想搞清楚香港储蓄险怎么选?
不同产品在 10 年、20 年甚至 100 年后的回报,能差出多少倍?

我整理了一份 《香港储蓄险产品回报对比表(折扣后)》,亮点如下:
✅ 覆盖多家保司热门储蓄险;
✅ 直观呈现不同保单年度 “总现金价值 / 已缴总保费” 比例(部分产品持有 100 年,回报能超 150 倍);
✅ 帮你清晰对比长期储蓄、资产传承等场景下,不同产品的真实收益差距。
香港储蓄险产品回报对比

产品回报对比(折扣后)

【不提取】演示案例 10 万美元 x5

公司

安 D

万 T

友 B

安 S

周 D 福

宏 L

永 M

保 C

富 W

忠 Y

产品

傳承 S 創

(丰成)

富 R 千秋

环 Y 盈活

挚 H 储蓄

匠 X 传承 2

宏 Z 传承

星 H 尊享 2

信 S 明天

盈 J 天下

启 H 创富

(卓越)

总回本期

8

7

7

8

7

6

7

8

7

7

保证回本期

18

13

18

25

13

18

12

18

13

14

保单年度

总现金价值 / 已缴总保费

10

141%

134%

137%

127%

134%

145%

135%

130%

132%

141%

20

311%

301%

282%

280%

286%

296%

288%

280%

282%

307%

30

651%

585%

607%

559%

582%

539%

587%

559%

565%

560%

40

1221%

1148%

1140%

1119%

1142%

1069%

1118%

1080%

1130%

1021%

60

4303%

4068%

4017%

4040%

4051%

4001%

4085%

4000%

4068%

3419%

100

15162%

14334%

14155%

14222%

14274%

14097%

14394%

14096%

14334%

11535%

需要这份对比表的朋友,扫码加我微信,免费发给你~



不管是规划长期储蓄,还是想搞懂 “哪款产品更适配自己”,这份表都能帮你更理性做决策~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9-20 02:57 , Processed in 0.0391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