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回复: 0

香港保险6.5%时代来临:内地1.75%与港险收益差距拉大,如何选对储蓄险?

[复制链接]

690

主题

690

帖子

20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80
发表于 昨天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保险6.5%时代来临:内地1.75%与港险收益差距拉大,如何选对储蓄险?

前几天和一位企业主朋友聊天,他拿着手机里的银行APP给我看:"你看,现在一年期定存才1.2%,我这几百万放银行真是越来越不划算了。"

说实话,这种焦虑我最近听到太多了。

就在上个月,内地保险预定利率正式跌破2%,分红险保底利率更是降到了1.75%。而同一时间,香港保险市场却迎来了6.5%演示利率的新产品潮。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对比,让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香港保险。
1.75%与6.5%:两地保险的分水岭时刻

你知道吗,内地保险预定利率从去年的2.5%一路狂跌到现在的1.75%,这个速度连我这个做了十几年保险的人都觉得惊人。

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央行不断降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到1.6%左右,保险公司为了避免利差损风险,只能被迫降低产品收益。

但香港这边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香港保险新单保费达到934亿港元,创下2001年以来的最高季度纪录。其中内地客户贡献了近300亿,占比接近三成。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香港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完全不同。他们依托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可以全球配置资产:75%投向标普500等优质股票基金,25%配置美债等固收资产。

过去10年,标普500的年化收益是9.78%,过去100年是7.45%。这就是香港保险敢于承诺6.5%长期收益的底气所在。
新产品潮:永明星河II的"提前15年"突破

说到今年最受关注的新产品,永明的万年青星河II绝对算一个。

我记得有个客户拿着2019年的永明星河宣传材料问我:"现在收益降到6.5%,新产品还值得买吗?"

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有个认知误区。很多人以为6.5%就是简单的数字下调,但实际上新产品的设计逻辑完全变了。



拿星河II的尊享版来说,它在第35年就能锁定6.5%复利,比旧款提前整整15年。更厉害的是,它的"225"提领方案能在第20年就让现金价值100%回本。

这个数据什么概念?我对比了一下,甚至超越了部分7%时代的产品表现。

新产品的三大进化路径特别值得关注:

收益前置化设计让客户更早享受到高收益。保证收益从0.56%提升到1%,传承版本回本时间缩短了3年。最重要的是动态提领功能,"236"方案演示下,第3年起每年可以提领6%,第20年累计提领加现金价值就能达到总保费的200%。
友邦环宇盈活:市场首创的"556"密码

如果说永明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升级,那友邦的环宇盈活就是完全的创新思路。



这款产品最大的亮点是"556"提取密码:第5年开始每年提取5%,持续到第6年。听起来简单,但背后的设计非常巧妙。

我最近帮一个45岁的客户做了个方案:每年投入5万美金,连续5年。从第5年开始,他每年可以提取约1万美金作为补充养老金,一直提取到100岁。

更有意思的是,环宇盈活还有市场首创的受益人灵活选项。可以设置3位保单暂托人,按人生事件触发支付,比如孩子大学毕业、结婚、生育等关键节点。



这种精准控制,是内地产品根本无法实现的。
被忽视的"双锁定"机制:永明的独门武器

说到产品设计,有个细节很多人都忽略了,但我觉得特别重要。

大多数分红险都有个致命伤:已公布的红利可能被下调。但永明独创了"双保证"设计:归原红利一经公布就锁定,终期红利采用"只增不减"的累积机制。

这意味着什么?当其他公司的非保证红利可能缩水时,永明客户到手的收益却是铁板钉钉的。

去年某英资保险公司就突然下调终期红利达23%,而永明近十年分红实现率始终保持在98-102%区间。这种稳定性,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显得格外珍贵。


资产隔离:不只是收益优势

最近企业主跳楼的新闻让人心情沉重,也让很多人开始思考资产保护的问题。

香港保险在这方面确实有独特优势。

首先是地域优势。香港与内地虽然交换税务信息,但不主动交换司法信息,内地判决也不会自动在香港生效。

其次是隐蔽性。根据香港《个人资料(隐私)条例》,保险公司有权拒绝非司法管辖区的调查请求。即便内地法院提出要求,香港保险公司也没有义务提供客户信息。

2021年某上市公司股东离婚案中,内地法院因未能提供具体保单编号,香港保诚依法拒绝配合调查。

当然,我必须强调:保险绝对不是避债手段,任何规划都要在问题出现之前做,事后再做不仅没效果,还可能违法。
如何选择:理性建议与实用对比

面对这么多产品,很多人会问:到底该怎么选?

我的建议是,重点关注三个维度:

如果你更看重早期回本速度,永明星河II的表现更突出。如果你需要中期提领能力,友邦环宇盈活的灵活性更好。如果你有传承需求,要看具体的家庭结构和传承目标。



有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某些6.5%新产品在前10年的IRR反而比7%旧款高出1.2%。这说明什么?产品设计的重要性远超单纯的数字对比。

关于缴费期的选择,2年缴适合短期资金规划,流动性要求高的客户。5年缴更利于长期复利,适合有稳定现金流的家庭。
投保时机:现在还是再等等?

经常有人问我:"现在投保会不会太晚?会不会还有更好的产品?"

说实话,市场永远在变化,永远会有新产品。但有几个趋势是确定的:

全球低利率环境短期内不会改变,香港保险的相对优势会持续存在。监管趋严是大趋势,未来产品设计可能会更加保守。汇率波动是常态,但美元资产的配置价值长期看依然明显。

我见过太多客户因为等待"更好的时机"而错过了合适的产品。投资最重要的不是时机,而是时间。
写在最后:理性看待收益与风险

6.5%的演示收益确实诱人,但我们也要理性看待。

分红是非保证的,可能受市场波动影响。汇率风险需要考虑,虽然长期看美元相对稳定。流动性相对较差,前几年退保会有损失。

但换个角度看,在内地存款利率跌破1%、保险预定利率降到1.75%的当下,香港保险6.5%的长期预期收益,确实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最近处理的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一位50岁的企业主通过"5-21-22"提领方案,既保证了子女35岁前每年领取8%作为生活金,又设置了创业基金在40岁一次性支付。

这种精准的财务规划,正是香港保险的价值所在。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要的方案也不同。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和配置方式,而不是盲目追求最高收益。

毕竟,没有完美的产品,只有最适合的方案。

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本文所述保险产品及测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保单分红均为非保证收益,可能受市场波动影响,需自行承担相关风险。
关于作者

苏江:在个人财富管理路上摸爬滚打多年,踩过股票、基金、房产等各种投资的坑,深刻理解资产配置的复杂性。现将技术思维应用于财富管理,专门为家庭提供:出海资产配置策略、香港保险优化方案、个性化养老规划。我的优势是既懂技术逻辑,又有实战血泪史。有投资困惑、保险疑问、养老焦虑的朋友,都欢迎联系我咨询。添加微信,每日限定3人免费定制香港保险计划书。

????欢迎微信交流。微信:iamsujiang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8-12 00:04 , Processed in 0.03990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