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回复: 0

郎咸平炮轰香港保险"骗局"!跨境财富的平行世界撕裂了谁的认知?

[复制链接]

696

主题

696

帖子

20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8
发表于 前天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郎咸平对香港保险的激烈批评引发了巨大争议。他认为香港保险是“精心设计的骗局”,并列出“七大坑”,主要包括:非保证收益难达预期、早期退保损失惨重、疾病险系统性拒赔、维权成本高昂、监管缺失、存在严重误导以及不同产品收益差异巨大。对此需要理性分析。

其观点部分反映真实风险:“7%稳定回报难如登天”的批评有一定道理。香港储蓄险的预期高收益主要依赖非保证分红,其保证收益极低(常低于0.5%),且分红受市场波动影响大,长期持有才可能接近预期值。早期退保损失大是事实,产品设计决定前几年现金价值极低。跨境投保确实面临外汇管制、须亲赴香港签约等合规要求,且香港诉讼律师费高昂。

但部分言论存在夸大或片面:称疾病险“系统性拒赔”缺乏依据。香港保险遵循“严核保、宽理赔”原则,较高拒赔率多因健康告知不实,而非恶意拒赔。将收益差异归因“投资比特币”过于片面,实际差异源于资产配置策略(如权益类投资占比)、公司投资能力及分红实现率。其言论也忽略了香港保险对跨境需求者(如多币种配置、资产隔离)的特殊价值。

香港保险的价值与行业回应:香港保监局实施穿透式监管(要求披露底层资产)及严格的偿付能力要求。长期看,主流产品年化收益中位数可达5.8%,证明其并非“骗局”。针对郎咸平的质疑,业界指出其动机存疑,立场反复,且曾为爆雷平台站台。同时,2025年一季度新单保费激增及内地客高占比显示市场认可。

争议核心是销售误导与认知错位:高首年佣金诱发内地无牌代理违规销售,常过度渲染收益、隐瞒非保证性及退保风险。监管也注意到问题,已下调演示利率上限以警示乐观预测。消费者常将储蓄险误当作纯保障工具,或只看收益而忽视匹配自身需求(如非跨境需求者可能因汇率和服务成本抵消优势)。

香港保险更适配特定人群:它对以下几类人价值突出:高净值人士(需跨境资产配置、财富传承、货币对冲者)、有特定需求者(子女留学、移民家庭、外贸企业主)、以及能接受非保证收益波动、资金可长期锁定(20年以上)的风险承受力强者。

决策建议:选择历史分红实现率稳定(>100%)的保险公司;确保资金可长期持有,评估流动性需求;优先在内地配置基础保障(如重疾、医疗),以利用其理赔便捷、保证收益高;务必通过合规渠道,亲赴香港签约投保。

结论:非骗局但有门槛的工具郎咸平的炮轰揭示了香港保险在销售误导和非保证收益风险上的问题,具有警示作用。但其全盘否定观点(如系统性拒赔、全然无效)片面且缺乏数据支撑,且其反复立场削弱公信力。本质上,香港保险是服务于跨境需求的金融工具,非稳赚神器亦非全民骗局。普通投资者可能更适合内地保险;但对特定人群,其独特功能不可替代。决策关键在于匹配自身需求与风险认知,而非被极端言论左右。



作者:微信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8-11 20:46 , Processed in 0.0357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