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回复: 0

香港保险新时代:6.5%收益率下的投资机遇与产品革新

[复制链接]

699

主题

699

帖子

210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7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保险新时代:6.5%收益率下的投资机遇与产品革新

内地保险利率又要下调了,这次可能直接跌破2%。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是想起了前几年那些"保本理财"的日子。那时候4%的年化收益都算不错,现在连这个数字都成了奢望。

不过,有意思的是,就在内地保险利率一路下滑的时候,香港保险市场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保险新单保费达到934亿港元,同比暴涨43.1%,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香港保险市场。
内地保险的"寒冬"与香港保险的"春天"

你知道吗,内地保险预定利率即将进入1.5%时代。

这意味着什么?以前买个储蓄险,好歹还能指望个2.5%的预定利率,现在可能连1.5%都保不住。更别提那些万能账户,利率下调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说来也巧,就在内地保险利率跌跌不休的时候,香港保险却展现出了强劲的吸引力。2024年全年,香港保险新单保费达到2198亿港元,其中内地访客贡献了628亿港元,占比接近30%。

这个对比有多强烈?内地保险公司都开始大举投资香港市场了。2024年,内地保险资金投向香港的金额达到388.1亿美元,占境外投资的51%。更关键的是,这些资金在香港市场的平均财务收益率约为15%,比上年大幅提升了10个百分点。

连国家队都在加码香港。央行掌门人潘功胜今年1月就明确表态,要大幅提高国家外汇储备在香港的资产配置比例。这不是空话,中投公司的年报显示,过去十年海外投资的年化净收益率达到6.57%。
6.5%时代的"抢购潮"

今年6月的香港,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原因很简单:香港保监局宣布,从7月1日起,分红保单的演示利率将设置上限,港元保单6%,非港元保单6.5%。这个消息一出,立马引发了一波投保潮。



海港城的保险机构门口排起了长队,大家都想赶在"限高"前锁定一份高收益的保单。那场面,让我想起了前些年抢购房产的盛况。

不过,真正让市场沸腾的,是友邦在7月推出的新品——"环宇盈活"。

这款产品有多厉害?简单来说,它在保单第22年就能领跑全港市场,第30年就能触及6.5%的收益率天花板。更重要的是,它还修复了上一代产品在短期收益方面的不足。



以0岁男孩、年交10万美金、5年交为例,这款产品的表现确实亮眼:预期7年回本,第10年总价值达到66万美金,是本金的1.3倍;第20年达到135.8万,翻2.7倍;第50年更是达到1032万,翻20.6倍。
分红实现率:画饼还是真香?

当然,很多人会质疑:这些数字会不会只是"画饼"?

这个担心不无道理。香港分红储蓄险的高收益,确实建立在"高分红、低保证"的产品设计基础上。预期收益中的复归红利和终期分红部分,都是基于"分红实现率100%"的假设。



但从历史数据来看,友邦的分红水平还是相当靠谱的。他家主流产品"盈御"及"充裕未来"系列,总现金价值比率基本全线保持在100%以上。即使是2016年生效的保单,也多年保持97%-99%的总现金价值比率。

更有意思的是,根据友邦公布的《2025年中分红检讨》,部分储蓄险今年应该要超额分红了。这意味着实际到手的钱可能比演示表上的数字还要多。
提取策略:现实比理想更重要

说到收益,很多人容易被那些"不提取"情况下的数字迷惑。

但现实是,大部分人买保险是为了将来花钱的,不是为了传承给下一代。孩子出国留学要钱,自己退休养老也要钱。所以,提取后的收益表现才更有参考价值。



市场上流行"5·6·7"的提取方式,就是从第6年开始每年提取总保费的7%。但我觉得这种极限提取方式风险太大,容易导致保单断单。更稳妥的是"5·6·6",即从第6年开始每年提取6%。

以50万美元总保费为例,在"5·6·6"的提取模式下,"环宇盈活"第10年的预期IRR为3.46%,第20年达到5.33%。相比上一代产品,这个表现已经有了明显提升。
产品创新:不只是收益率的游戏

"环宇盈活"的亮点不仅仅在于收益率。

它的收益结构更加稳定,由保证现价、复归红利和终期红利三部分组成。复归红利一经公布就不再变化,主打一个"落袋为安"。这比那些只有终期红利的产品要稳定得多。



更有意思的是,这款产品还提供了6种身故赔偿支付方式,包括一次性支付、分期支付等多种选择。这种灵活性在以往的产品中是很少见的。

另外,它还支持9种货币选择,包括美元、港元、人民币等。这对于有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的投资者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市场竞争:各家都在发力

当然,友邦并不是唯一在发力的保险公司。

保诚的"信守明天"、宏利的"宏挚传承"、永明的"万年青星河传承"等产品,都在争夺这个市场。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从市场表现来看,2025年一季度,富卫、友邦、宏利、保诚和中国人寿(海外)排名前五。这个排名基本反映了各家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有意思的是,银行渠道仍然是最大的销售渠道,占比43%;但经纪渠道的增长很明显,占比达到36%。这说明专业化服务在香港保险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投资逻辑:为什么选择香港保险?

说到底,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香港保险?

首先是收益率优势。在内地保险利率不断下调的背景下,香港保险6%-6.5%的演示收益率确实很有吸引力。



其次是资产配置的多元化。香港保险可以用最低成本实现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化投资,接触全球优质资产,多币种配置,分散投资风险。

再次是财富传承功能。香港保险可以利用不同司法管辖区实现债务隔离,信息保密性好,诉讼难度大。这对高净值人群来说很有价值。

最后是监管环境的稳定性。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着成熟的法律框架和稳健的监管制度,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保障。
风险提示:理性看待收益预期

当然,任何投资都有风险,香港保险也不例外。

首先是汇率风险。如果选择美元保单,就要承担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风险。

其次是分红不确定性。虽然历史分红实现率不错,但未来的分红水平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再次是流动性风险。保险产品通常锁定期较长,提前退保可能面临损失。

最后是政策风险。跨境金融产品可能面临政策变化的影响。
未来展望:香港保险的新机遇

从长远来看,香港保险市场仍然充满机遇。

全球避险情绪强烈的当下,香港保险凭借"全球认可的法律框架+稳健的监管制度+多币种资产组合能力",有望持续吸引全球资金配置。

特别是在跨境资产多元配置、家族财富传承等领域,香港保险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从数据来看,2025年一季度香港保险保单件数达到29.7万张,相当于2024年保单总件数的近三分之一。这个增长势头说明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未来,产品设计的精细化、服务的专业化、价值的长期化将成为竞争的关键。那些能够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对于投资者来说,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产品。不要被高收益率冲昏头脑,也不要因为风险而错过机会。

毕竟,在这个低利率时代,能够找到一个相对稳定、收益可观的投资渠道,本身就是一种幸运。

香港保险市场的这波热潮,或许正是这种幸运的体现。
关于作者

苏江:在个人财富管理路上摸爬滚打多年,踩过股票、基金、房产等各种投资的坑,深刻理解资产配置的复杂性。现将技术思维应用于财富管理,专门为家庭提供:出海资产配置策略、香港保险优化方案、个性化养老规划。我的优势是既懂技术逻辑,又有实战血泪史。有投资困惑、保险疑问、养老焦虑的朋友,都欢迎联系我咨询。添加微信,每日限定3人免费定制香港保险计划书。

????欢迎微信交流。微信:iamsujiang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8-12 03:30 , Processed in 0.0364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