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回复: 0

香港保险分红实现率的三个误导陷阱,我发现60%比100%更值钱的真相

[复制链接]

699

主题

699

帖子

210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7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保险分红实现率的三个误导陷阱,我发现60%比100%更值钱的真相

前几天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帖子,有人晒出自己买的香港保险分红实现率只有60%,底下一片骂声。

"这样的产品,你也好意思推荐?"

"60%的实现率,简直是坑人!"

"我的产品实现率100%,比你强多了!"

说实话,看到这些评论我有点哭笑不得。因为我刚好研究过这个话题,发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真相:有些60%的分红实现率,实际到手的钱比100%的实现率还要多。

这听起来很反直觉对吧?但事实就是如此。今天我就来揭露香港保险分红实现率的三个误导陷阱,帮大家看清这个数字背后的真相。
第一个陷阱:分红实现率只是相对值

很多人把分红实现率当成绝对标准,觉得100%就是好,60%就是差。但这就像比较身高增长率一样荒谬。

我给你举个例子。

现在有A和B两个人,A今年长高了10%,B今年长高了20%。你能说B比A高吗?

显然不能。因为可能A原本就1米8,今年长高10%变成1米98。而B原本只有1米5,长高20%变成1米8,那肯定还是A更高。

分红实现率也是同样的道理。它只是一个相对值,反映的是实际分红占演示分红的比例。但不同产品的分红结构完全不同,直接比较实现率毫无意义。



我拿友邦的数据举例。你看这些产品的分红实现率,有的100%,有的80%,有的甚至150%。但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什么都说明不了。因为每款产品的红利结构、保证收益、非保证收益占比都不一样。
第二个陷阱:保证收益越高,分红实现率含金量越低

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陷阱。

香港保险的收益结构通常分为两部分:保证收益和非保证收益(也就是分红)。分红实现率只反映非保证收益这部分的兑现情况。

如果一款产品的保证收益很高,分红占比很小,那即使分红实现率只有60%,总收益也可能很不错。

相反,如果一款产品的保证收益很低,全靠分红撑场面,那即使分红实现率100%,总收益也可能不如前者。

我来给你算笔账。

假设有两款产品,都是第30年的表现:

产品A:保证现金价值65万,终期红利10万,分红实现率60% 实际到手:65万 + 10万×60% = 71万

产品B:保证现金价值20万,终期红利50万,分红实现率100% 实际到手:20万 + 50万×100% = 70万

你看,产品A的分红实现率只有60%,但实际到手的钱反而比产品B多1万。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单纯看分红实现率是没有意义的。你得看总现金价值实现率,也就是实际到手的总金额占演示总金额的比例。
第三个陷阱:红利结构越复杂,猫腻越多

香港保险的红利结构通常很复杂,有复归红利、周年红利、终期红利等等。不同类型的红利,实现率的计算方式也不同。

这就给保险公司留下了操作空间。

比如说,一款产品的复归红利实现率150%,终期红利实现率80%。乍一看,复归红利表现很好啊,实现率超过100%。

但如果你仔细看计划书,可能会发现复归红利只占总分红的10%,而终期红利占90%。那这个150%的实现率其实没什么意义。

我见过最极端的例子,某款产品宣传分红实现率100%,但仔细一看,这个100%指的是第1年的复归红利。第1年的复归红利可能只有200美元,保险公司给到100%甚至200%的实现率都很容易。

但到了第10年,分红金额变成13.7万美元,这时候100%和98%的差别就是2740美元。前期的高实现率完全是障眼法。
如何正确看待分红实现率

说了这么多陷阱,那我们应该怎么正确看待分红实现率呢?

首先,不要只看分红实现率,要看总现金价值实现率。这个指标能更全面地反映产品的整体表现。

其次,要了解产品的红利结构。如果终期红利占大头,那终期红利的实现率更重要。如果复归红利占大头,那复归红利的实现率更重要。

第三,时间越长的分红实现率含金量越高。第1年的100%实现率和第10年的100%实现率,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第四,要看历史数据的连续性。如果一家公司只公布最近几年的数据,而且表现特别好,那你就要小心了。可能是挑选了表现好的时间段。



最后,要关注保险公司的整体投资实力。分红实现率说到底还是要靠投资收益来支撑。如果一家公司的投资团队实力强,长期业绩稳定,那即使短期实现率不理想,长期来看也更值得信赖。
我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给大家几个建议:

如果你已经买了香港保险,不要因为看到分红实现率不是100%就恐慌。关键是要看总现金价值的实现情况,以及这个实现率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如果你正在考虑买香港保险,不要被高分红实现率迷惑。要仔细研究产品的红利结构,了解保证收益和非保证收益的占比。

选择保险公司时,要看它的历史业绩和投资实力,而不是单纯看某一年的分红实现率。

记住,香港保险本质上是一个长期投资工具。短期的波动很正常,关键是要有长期持有的心态。

说到底,分红实现率只是一个参考指标,不是唯一标准。真正重要的是这款产品是否符合你的需求,以及你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资金实力来长期持有。

不要被数字游戏迷惑,理性投资才是王道。
一个真实的案例

最后分享一个真实案例,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这个问题。

去年我有个客户,买了两款不同公司的产品。产品A的分红实现率只有75%,产品B的分红实现率达到120%。

按理说,产品B应该表现更好对吧?

但实际情况是,产品A第10年的总现金价值实现率达到95%,而产品B只有88%。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就在于产品结构的差异。产品A是高保证低分红的设计,即使分红打了折扣,总体表现依然稳健。产品B是低保证高分红的设计,虽然分红超额实现,但基数太小,对总收益的贡献有限。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数字背后的逻辑比数字本身更重要。
写在最后

香港保险市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产品设计越来越复杂,营销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不要被表面的数字迷惑。

分红实现率只是众多指标中的一个,而且是一个相对指标。真正重要的是产品的整体表现,以及它是否符合你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记住,投资没有捷径,只有理性分析和长期坚持。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香港保险,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如果你对香港保险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继续关注我的文章。我会持续分享更多实用的投资知识和市场洞察。
关于作者

苏江:在个人财富管理路上摸爬滚打多年,踩过股票、基金、房产等各种投资的坑,深刻理解资产配置的复杂性。现将技术思维应用于财富管理,专门为家庭提供:出海资产配置策略、香港保险优化方案、个性化养老规划。我的优势是既懂技术逻辑,又有实战血泪史。有投资困惑、保险疑问、养老焦虑的朋友,都欢迎联系我咨询。添加微信,每日限定3人免费定制香港保险计划书。

????欢迎微信交流。微信:iamsujiang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8-12 15:18 , Processed in 0.0362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