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回复: 0

香港保险的优劣和劣势?别人疯狂,我们别随便跟风……

[复制链接]

643

主题

643

帖子

193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39
发表于 2025-6-26 18: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说说,香港保险这两年为什么突然爆火?

首先是汇率刺激,人民币贬值(1美元≈7.2人民币),美元资产吸引力上升;

其次,内地银行1.5%利率,据说最近又会有一轮降息,和港险演示收益5%-7%形成反差;



再加上,各路自媒体博主,时不时晒“10年翻倍”保单截图……

谁不想钱能多生点钱,谁不想多赚点钱嘛?

香港保险到底有哪些优劣和劣势,今天老编给大家展开说说。

一、优势

01、长期复利潜力

香港储蓄险,收益5%-7%(非保证),高于内地同类分红险产品,

毕竟现在内地2%-2.5%的收益,也是含了分红的。

这么一对比,反正都是分红,大家都会优先考虑分红高的。

港险能给大家这么高的预期收益,首先就是香港的保司“能赚钱”,

人家是把钱投往全球、分散风险,例如美股、美债、REITs等。



这样的好处是:

美联储放水(开动印钞机救急)初期,能大赚一笔。



为啥?

市场仍处恐慌(如2020年3月疫情暴跌),

贷款利率降低, 美股、房地产等资产短期被抛售,价格较低。

香港保险业吸纳全球资金,持有大量美元现金,

这会就可以趁机抄底,低价买入美股、商业地产、债券等。

等美联储放水,推高资产价格后,保司持有的资产大幅升值,又可以躺赚资本增值+租金/股息收益。

看到没,人家赚钱的路子就是比内地宽、内地野呀!

内地保险公司的钱,80%必须买国内债券/存款,3%就是它的收益天花板,

境外投资比例限5%,想买苹果的股票?

难呢!

香港保司因为能买到赚钱的资产、能拿到高收益,自然就有钱分给客户。

2022年全球股市震荡时,某香港分红险仍实现了5%的收益,就得益于其多元投资组合。

02、对冲汇率风险

举个例子吧,

老王是做外贸生意的,主要收入为人民币,但他的一部分业务涉及美元结算(如出口订单到美国)。

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较大,老王担心如果人民币升值,他的美元收入兑换成人民币时会缩水,影响利润。

为了对冲汇率风险,老王购买了一份以美元计价的储蓄型分红保险,

每年支付保费5万美元。

人民币升值时:

老王的内地人民币资产可能贬值(如银行存款、理财产品)。

但他的香港美元保单价值不受影响,甚至可能因美元走强而增值。

未来如需用钱,可提取美元现金价值,避免汇率损失。

人民币贬值时:

王先生的内地资产购买力下降(如进口成本上升)。

但他的美元保单兑换成人民币时更值钱,可弥补损失。

算算收益:

假设老王2023年投保,

缴5万美元保费(约35万人民币,按1:7汇率)。

10年后(2033年):

若人民币升值(如1:6),保单价值若增长至10万美元,兑换成人民币=60万(相比当初的35万,仍增值)。

若人民币贬值(如1:8),10万美元=80万人民币,收益更高。



对老王这样的人来说, 买这么一份美元保单,吃不了亏、上不了当:

1.无论人民币升、贬,资产都更稳健。

2.有机会享受美元资产增值,长期复利还能跑赢内地低收益产品。

3.资金灵活,未来可提取美元,用于海外支出或再投资,

毕竟有些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对持有美元现金的买家更“便宜”。

03、法律与监管成熟

根据香港《保险公司条例》,保险公司破产时,保单持有人的权益通过以下方式保障:

偿付准备金制度。

大白话说,就是:

1.保险公司必须维持不低于,香港业务净负债80%的资产;

2.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150%,否则保监局可禁止其销售新保单;

3.保险公司万一破产,保单会由其他合规公司承接,条款不变。

例如,

2008年AIG危机:

香港友邦(AIA)因母公司危机被美国政府注资,香港保单未受影响

2012年ING保险被收购:

香港业务由李泽楷接手,更名为富卫保险,所有保单权益无损。



04、财富传承功能强

香港保单可拆分或无限次变更被保人。

例如广州土著老刘,就通过保单变更被保人,实现了三代财富无缝传承。

2018年老刘投保香港某保险公司「分红型储蓄保险计划」,1000万美元进去:

2033年老刘73岁,将儿子新增为第二被保人(不替换)

儿子后来又将孙子新增为第三被保人,设置每月自动提取5万美元作为家族生活费,

2043年,孙子成为唯一被保人。

预计当年保单价值:4500-5000万美元

三代人,累计可提取近1亿美元。

若老刘作为被保人身故,赔付给儿子1000万美元,这笔钱免税,

若后期变更为孙子被保人,孙子身故后赔付给曾孙,同样免税。

另外支付保费不受债务追索,就算儿子、孙子离婚时,保单也很难被分割。

二、致命劣势

01、非保证收益占大头

网上铺天盖地,宣传的6%收益可能仅实现4%(一定要查保司的历年分红实现率!)

看仔细:

“5%-7%收益”前面永远跟着“预期”“非保证”几个字



就像相亲时对方说"我将来可能年薪100万"

听听就好,重点看现在挣多少?

最近这些年赚了多少,最差的年成一年赚了多少?

另外,港险保证收益仅0.5%-1%,需持有10多年,才能保证回本。

所以,这才有了网上的励志故事:

一位客户坚持持有港险20年,终于跑赢了银行定存!



02、收益不确定

高收益依赖非保证分红,部分产品实际分红率仅50%。

例如,某客户投保的“高收益”储蓄险,近5年分红实现率仅为60%,想不想哭?

再说一次:

一定要查保司的历年分红实现率!

03、流动性差

前5年退保亏损高达50%;

部分产品减保限制严格(如每年最多取20%)

深圳的秦姐2018年买了份港险,

年缴保费10万美金(2年缴)。

2023年,秦姐因创业急需钱,决定退保。

打开APP一看:

已缴保费:20万美金

现金价值:10.6万美金



亏损:9.4万美金(≈47%)

记住,一般的合同都有小字写明:

前5年退保现金价值<已缴保费50%。

为什么港险前5年退保血亏?

1.销售佣金+管理费+行政支出+运营费用,占了首年保费的大头;

2.保险公司拿到你的保费后,会去投资(比如买债券、房地产、股票等),但投资回本需要时间。

需要用后期收益来填前期成本,这时候如果你退保,保险公司还没赚到足够的投资收益,只能扣你的本金来补窟窿。

04、维权成本高昂

出现纠纷需赴港诉讼,单次成本2万港元+,耗时2-5年

香港的"谁主张谁举证"规则,对投保人很不利。

买香港保险纠纷:

第1步:续签港澳通行证

第2步:请香港律师(时薪3000)

第3步:准备3年诉讼费

……

05、汇率双向风险

人民币升值会吞噬收益,如汇率从7.3跌回6.0,

同样的美元换回的人民币变少,导致实际收益缩水。

假设你买了一份10万美元的保单,5年后到期,总价值12万美元。

买入时汇率(2023年):1美元=7.3人民币

成本=73万人民币

赎回时汇率(假设人民币升值到6.0):

12万美元 × 6.0 = 72万人民币

结果:不仅没赚,反而亏了1万人民币!

反之,如果人民币贬值,美元保单持有者就赚了汇率+投资收益双重收益。



适合买港险的4类人       

1. 已配置内地基础保障,寻求美元资产;

2. 能接受10年以上锁定,作长期主义规划,香港保险像普洱茶——

囤10年才值钱,3年就开罐只会喝到酸涩!

3. 需要税务规划;       

4. 跨境业务企业主;       

建议绕道的3类人

1.资金3-5年内要动用,短期要用的钱,宁可放银行也别买储蓄险;

2.无法承受非保证收益波动;

3.对金融条款理解非常困难。

防坑指南

1.盯死保证收益:合同里"保证现金价值表"才是底线;

2.查10年分红实现率:香港保监局官网公开数据(图省事就找我领取);

3.算真实IRR:用Excel剔除非保证部分计算最低收益,不会算也找我算给你看看;

4.拒绝地下保单:必须亲自赴港签约;



2025年7月起,

港元保单降至6%,非港元保单降至6.5%。

这意味着未来新产品的收益宣传将更保守。

香港保险虽有优势,但也存在风险。

如果你有近期想入手的产品,可以私信或者留言产品名字帮你排雷~





扫码免费拿港险避坑指南!

投资有风险





❤️感谢喜欢,关注我,你会发大财????????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全文完)

本文内容所有或部分均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若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

点赞+收藏,投保前翻出来避坑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7-28 03:21 , Processed in 0.03657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