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牛保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2|回复: 0

封顶6.5!高收益的香港保险也要开始降息了?

[复制链接]

545

主题

545

帖子

164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45
发表于 2025-3-14 19: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保险也要开始“限高”了?

香港保监局2月28日发布新规,2025年7月1日起,香港保险非港元保单收益演示上限调整为6.5%,港元保单不得超过6%,规则适用于所有缴费方式,并计划每年调整一次。



图源网络

香港保险也要进入降息时代了?其实不是!这次下调的是“演示利率”,而非实际收益!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保监局下调预期收益意味着什么,对我们究竟会有哪些影响。

01

下调预期,不限制实际收益!

首先要给大家排除一个误解。

给分红险产品演示利率设定上限,并不是限制实际的分红收益!



图源网络

在本次保监局出台新规干预前,保险公司的预期收益可以看成是投资环境的晴雨表,反映保司对自己投资盈利能力的信心。

这些预期收益以市场上“过去的投资收益总结”和对未来投资收益预期为参考,是“客观预测”,而非主观承诺。

全球经济走向良好,预期收益就水涨船高;经济低迷时期,预期收益就会相应下调。

可见,在过去不同年份,各大保司都因应市场变化而不断调整说明摘要,例如于非典时期(2003)调低预期回报,于经济复苏后调高预期回报等。

总体而言,实际趋势总是在预期分红上下波动,而根据保记往期产品30年数据,市场环境的变动不影响长期收益,最后基本都会高于预期分红。



图源网络

这次保监局要求降低预期回报,并不代表香港保险的盈利能力下降,大家也无需因为保监局的新规而丧失投资信心。

近年来香港分红险产品的演示收益数据里,2023年主要集中在6%-7%区间,2024年一度呈现走高趋势,部分达到7.2%-7.3%。加上多元分散的投资策略,长期的回报率依然可观。

02

加强监管,“非保证”更有保证

过去香港保险市场一直以其高预期收益作为吸引点,但这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比如,一些保险中介为了获取更多佣金,会过分夸大保险产品的收益,从而误导客户。此次调整利率上限的举措,正是为了遏制这种乱象,调节客户的期待,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限定演示利率后,现在市场上预期7%+的分红险或将全部下架或进行预期收益调整。我们可以通过案例感受一下,从7%降至6.5%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数据差别。

以年缴5万美元、缴费5年的方案计算。短短几年内可能看不出差距,但30年的收益差额会达到32万美金,50年后200万美金。

如果想要用保单进行代际财富传承,持有100年后,复利7%与6.5%的收益差额将达到6500万美金左右。



图源网络

演示利率就像是保司给客户的承诺,预期越高,兑现的困难度就越高,这一点在分红实现率上体现。

香港保监局于2015年出台指引规定,要求保险公司公开披露分红产品的实现率,进一步提升保险产品的透明度,增强投保人的信心。

也就是说,高回报的承诺兑现了多少,都必须让客户通过分红实现率看得清清楚楚。



图源网络

对客户来讲,限制演示利率意味着对收益保持更理性的预期,避免因高收益演示冲动投资,也降低了后期对“分红实现率”的焦虑。

而对保司来说,这次的“限高”也能给高度竞争的环境降降火。分散提高演示利率的压力,竞争自然会转移到提升分红实现率上,让客户看到实打实的成果。

这次预期利率的下调,本质上是香港保险局强监管信号的发布。



图源网络

香港保险业的监管体系一直以其独立性和高效性著称。

比如说,香港保监要求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并定期审查各公司的偿付能力报告。也要求各保司有充分的再保险安排。



图源网络

监管主体对保险行业的穿透式监管也是保证香港保险安全性的重要一环。香港各大保司的保险产品都需在香港保监会报备,经过资金压力测试,并且底层投资向监管报告透明化。

香港保险的6.5%时代不是降息信号,而是监管系统更加审慎的标志!这也代表香港重视保险客户的利益,行业将更加稳定、健康。

作者:微信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菜牛保

GMT+8, 2025-5-3 11:21 , Processed in 0.0373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